王亚茹今年刚满十七,在省城师范大学读书,头一次看到李胜利和田雪珍举办的这种新式婚礼,她觉得很稀奇。
回学校后跟同学讲了,那同学恰好学的是新闻系,就鼓动她给省报社投一篇稿子,主打宣传这种新风尚。
如今国家提倡破除封建旧礼教,他们这样不收礼金,简单又热闹的新式婚礼,的确挺有创意的。
王亚茹本就读的中文系,笔杆子挺厉害,把婚礼描述得十分的生动,报社主编看了大为赞赏。
他非但把这篇新闻稿给放在了副刊的显眼位置,还鼓动她深挖一下这婚礼背后的故事,写一个中篇报告文学,他会酌情推荐给文学杂志社的主编。
省报刊登了这篇新闻稿之后,省长看了之后极为赞赏,还特意做了指示,要求大家学习他们,摒弃婚事大办、铺张浪费的封建旧习俗,新社会就要提倡他们这种热闹又节俭的婚礼新风尚。
周边的县市自然是紧跟上面的指示,有发行报纸的市区派了记者过来采访,没发行报纸的县则是派宣传干事过来学习,回去后写宣传稿在自己辖区内宣传。
王亚茹更是亲自上门来找他们要第一手资料,田雪珍她不熟,但李胜利可是她爸的老战友。
之前李胜利没结婚的时候,隔三差五被他爸拉到家里吃饭,她妈还热心地给李胜利介绍过几个对象,虽然一个都没谈成。
田雪珍不大好意思说她和李胜利的恋爱故事,毕竟她不是原主田二妮,但李胜利最近小日子过得幸福得冒泡泡,见采访的人又是亲侄女般的王亚茹,便一五一十讲起来。
王亚茹正是青春期浪漫的年纪,听到他们曾经的过往,一对情侣硬生生被拆散,劳燕分飞,后来李叔叔毅然决然离开村子去当兵,在战场上浴血奋战二十年,复原回来后再见旧日恋人,两个有情人终成眷属。
整个故事感动得她直掉眼泪,当天回到学校后,加班加点用一个星期的时间,赶写出了一篇荡气回肠的《红柳依依》。
故事的开篇就是,两个热恋中的情侣在红柳树下肝肠寸断地分别……
结尾是,人到中年的复员军官在当年那棵红柳树下再次见到昔日恋人,他们冲破世俗的阻碍,勇敢地走到一起,并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新式婚礼。
这篇报告文学一经刊登,立刻引起了解放军电影厂某位大导演的重视,决定将这个故事改编成剧本拍电影,这是后话暂且不表。
单说田雪珍夫妻二人,先后被好些个报社记者和宣传干事采访,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顺宁县方集镇砖瓦厂新任厂长李胜利和他的新婚夫人田二妮成了全省家喻户晓的名人。
就连方集镇砖瓦厂也因此多了一些订单,渡过了最初的艰难创业阶段。
订单增加,李胜利每天忙得脚不沾地,田雪珍心疼他每天晚上要给欣欣换尿布喂奶,早上便早点起来,做好早餐,再顺带着做个爱心午餐,用饭盒给他装好,让他带去食堂热了吃。
如果不是家里多了个小东西,抱着她不方便去送饭,她绝对会亲自去送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