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协又对曹操问道:</p>
“丞相觉得呢?”</p>
满宠既然说出这番话,是早就得到曹操授意。</p>
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曹操迫于压力只能暂时放弃针对杨彪。</p>
曹操义正言辞道:</p>
“我大汉律法,讲究的就是公平、公正!</p>
不会放过一个祸国殃民的贼子,也绝不会冤枉任何一个贤良之臣!</p>
臣这就下令,将文先公无罪释放。</p>
除此之外,臣还会亲自向文先公道歉。</p>
此事臣虽有过失,然臣所作所为,都是为了大汉的江山社稷。</p>
想必文先公也会体谅微臣。”</p>
曹操说得如此大义凛然,朝堂上曹操一脉的臣子们纷纷交口称赞。</p>
“丞相真乃贤臣良相,虽古之名相不及也!”</p>
“丞相深明大义,吾等拜服!”</p>
“有丞相在朝,大汉何愁不兴?”</p>
连刘协都对曹操称赞道:</p>
“丞相真乃朕之肱骨,所言甚合朕心。</p>
如此一来,文先公之事也算圆满解决了。”</p>
朝会就在这样一片和气的氛围中结束,此事看上去是曹操一直占据主导,一度将杨彪下狱看押,就连释放杨彪都要曹操点头。</p>
可他终究未能除掉这个心腹大患,从大势上来说,却是曹操输了一筹。</p>
这次朝会之后,曹操就一直憋着一股劲想要收拾两个忠臣,重新建立起自己在朝堂上的威势。</p>
可刘协却不想给他这个机会,一直在皇宫内习文练武,表现得很是低调。</p>
除了曹操的儿子曹彰进宫拜见刘协几次之外,刘协几乎没召见任何臣子。</p>
数日后,刘协再一次要求出宫游玩。</p>
跟随在他身边的,依旧是侍中董昭,许褚、夏侯恩等人。</p>
董昭最近日子过得很不好,在丢失了杨彪的‘罪证’之后,曹操渐渐对他失去了信任,这让董昭感觉无比惶恐。</p>
董昭总觉得有人躲在暗中针对自己,只是不知道这个人究竟是谁。</p>
丞相?</p>
不可能,曹操想要收拾他太简单了,只需一声令下,他董昭就得人头落地。</p>
除了丞相还有何人…难道是?</p>
董昭脑海中,突然浮现出刘协那张似笑非笑的脸,想起刘协曾经跟他说过的话。</p>
‘董公,朕一向恩怨分明,你对朕有恩,朕必当报答…’</p>
“嘶…”</p>
董昭倒吸了一口凉气,自家人知道自家事,自从他投效曹操以来,针对汉室做出的缺德事可不少。</p>
至少有三名大汉忠臣死于董昭谋划之下,如果不是刘协及时作出应对,太尉杨彪将是第四个栽在董昭手中的忠臣,也是分量最重的一个。</p>
以刘协的聪慧,不会对他的所作所为无动于衷。</p>
所以针对自己的人,很可能是刘协!</p>
得出这个结论后,董昭对刘协更加畏惧,这次出宫表现得也更加恭顺。</p>
恭顺只是表象,董昭要盯死了刘协,找出刘协图谋不轨甚至要谋反的证据,将此事告知丞相。</p>
这样就算丞相杀不了刘协,也会将刘协彻底软禁起来,让他对自己不再构成威胁。</p>
董昭躬身对刘协谄媚道:</p>
“陛下这次出宫想去何处?”</p>
刘协笑道:</p>
“商业街附近那处小院中,住着朕一位故人的家眷。</p>
朕曾答应过那位故人,要帮他照顾妻儿,就先去那看看吧。”</p>
“唯。”</p>
连曹操都没有对刘协的行为表达任何不满,董昭更不敢说什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