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龙山距滨州府城有五十里路,看着并不远,但山路崎岖,好多路途还是小道。
李三通一行缓慢前行,直到太阳快落下山头,才终于到达二龙山脚下。
“山下来了一队官军!”这个消息随着巡山回来的弟兄在转瞬之间传遍了二龙山大寨。
这段时间来入伙的人络绎不绝,山寨里的人早已习以为常,但官军的到来,还是让他们措不及防。
虽然官兵人数不过两百人,但盗匪怕官这是天性,而且谁也不知道,这点人是不是诱饵,大部队可能早就埋伏在他们眼皮底下,准备把他们一网打尽。
匪首胡大海心里也有些慌,二龙山离府城,县城,交通要道都很远,而且山路难走。一直没有官军进剿。
没想到平平静静那么多年,正准备做大事的时候,官兵来了。
但毕竟为匪多年,虽然心下也慌乱着,但毕竟是多年的老响马,胡大海深知一两百官军根本不敢深入山岭来剿自己,这是打草惊蛇之策。
大队人马要么在后面,要么就已经将二龙山围了起来,此时若匆忙带着兄弟们逃下山不定就中了官军的埋伏。
所以他强压着心中的恐惧,安抚住骚动的众匪,命令他们据寨防守,自己带了几个心腹弟兄亲自下山要探探官军的虚实。
到了半山腰,选出一处既能观察到官军又能及时逃回大寨的地方。
举起以前劫道时缴获的战利品,一具西洋望远镜,对着山下那两百多人的官军仔细探察起来。
这一观察胡大海便看出一些不对劲的地方,官军虽人人带着武器,却神态轻松不似即将投入战斗的样子。
而骑在马上像是头目模样的,却是两个着长衫马褂的,看起来很面熟的人。
胡大海放下望远镜将筒身拉长了点再又举起来,“是大哥和胡牛子,难道大哥投靠官府了吗?”
胡大海再仔细一看,所有的官军都没有了辫子,光秃的前额和后脑上散乱的头发显得万分滑稽。
身上穿的军服也不是前兵后勇的大金军服,而是一身藏蓝色军装,显得格外精神。
“这是大哥起义成功了,来找我来了。”胡大海只是性格直爽,但人并不傻,稍微一思量,就明白了其中的关窍。
想到这,胡大海站起身,向李三通呼喊示意。
李三通看到远处山腰有几个人影,其中有个人在向这边大喊着,他略一思量,就知道胡大海知道他来了,这是在派人过来引路。
李三通让几名士兵去接应,不一会,一个熟悉的身影跟在士兵后面,走了过来。
他一看到李三通,十分激动,大踏步走上前来。使劲抱住李三通,“大哥,看到你没事就好。”
李三通知道胡大海担心他,他也很感动,用力拍着胡大海的后背,“大海,你壮实了。”
胡大海哈哈大笑,“大哥,自从离开那个鸟笼子,我吃得饱,睡得香,这身上的肉就蹭蹭往上涨。”
叙完旧后,两人聊起正事,李三通微笑着说,“大海,我是来兑现承诺,你可以进府城当官了。”
胡大海张大嘴巴,不敢相信,虽然当时李三通信誓旦旦,但他知道这件事有多难。
想不到短短时日,就让他的愿望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