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王师爷眼圈竟然红了,痛恨之色溢于言表,竟是比李三通还激动。
李三通目瞪口呆之余,内心充满欣喜,“赌对了。”
王师爷用衣袖拭了拭眼角,接着说道:“李公子,金人残暴,我等正应揭竿而起,恢复河山。你放心,只要你肯举事,我和知府大人会全力配合你,里应外合,大事可成。”
李三通心里暗暗叫苦,想不到知府也有反贼之心,这该怎么圆下去。
内心虽然翻江倒海,但表面上,李三通还是正色道:“既然王大人有恢复汉家河山之志,我李三通必然全力以赴,黎明百姓,正亟待我等解救。”声音激昂,气势正义凛然,竟让王师爷感到一丝羞愧。
“不过”,李三通顿了一顿,“如今我身陷囹圄,人身都得不到自由,又如何有能力干此大事……。”
王师爷闻歌识雅意,连忙解释道:“知府大人虽然是一府长官,但兵权大部掌握在巡防营张标统手中,张标统耳目众多,而且忠心金人,现如今只有委屈李公子几日,我回去和知府商议一下,举事之前必还公子自由。”
说完起身,深深一躬,“望公子多加忍耐。”
说完,王师爷转身离去。李三通呆立在那,内心愁肠百结,虽然暂时渡过难关,但自己身份是冒认的,参与此等大事,到时必将露馅,如何是好,如何是好……,想了半天,还是毫无头绪。
这时瘫软在地上的胡牛子却站起身形,眼中闪烁着惊喜的光芒。
“少爷,是乱匪又怎么样?金人压迫我们汉人几百年,现在是我们翻身的时刻了!只要少爷一声令下,小的必打头阵!”
胡牛子嘿嘿一笑,面色贪婪,再无一丝一毫胆小怯弱的模样。
“你不怕砍头吗?”李三通惊奇的看着胡牛子。
胡牛子摸着后脑勺,嘿嘿傻笑,“不怕,知府老爷都不怕,我也不怕。”
李三通恍然大悟,几千年来阶级观念深入人心,在胡牛子心中,知府是尊贵的大老爷,他既然都敢干杀头的事,自己这条贱命又有何惧。
李三通点点头,“等会回牢房让大海教你些江湖道道,你要好好学,这以后是能保命的。”
说着说着,李三通脑海忽然灵光一闪。
“胡大海手下就有人马啊,到时再让他联络一下其他当家,那我就有保命的本钱了。”想到这,李三通精神大振。
“现在就是怎么能不动声色的把胡大海放出去。”李三通一边心里盘算着,一边朝牢房走去。
胡牛子跟在后面,挺胸凸肚,像刚打了胜仗似的。
童知府在焦急中迎来了一脸喜色的王师爷,不等师爷进入书房大门,童知府便亲自迎了出去,还急切问道:“怎么样?他承认了没?”。
王师爷堆着笑容冲童知府一躬身:“恭喜大人,李三通果然是陈稼轩的弟子,经过我苦口婆心的劝说,他已经答应助大人易帜举事。”
王师爷在说着事情经过的同时,不忘把自己的功劳也提上一嘴。
童知府听完一拍腿:“好,这李三通既然答应,那我们就不用受省城掣肘,可以名正言顺的行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