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太太都还没说话,阿桃娘抱歉的说:“我这阿桃,还真是让亲家母您受累了。
她拜年,对我说,你偏袒奶娘的事。唉,”阿桃娘叹了口气,“不瞒您说,我还怨您来着。
这两天来,也让我够受的,我怎么养了这样一个女儿来。
秋儿姑娘生了。您看,您去了一天就回了。”
顾太太说:“秋儿和孩子都好好的,没事儿。有舅妈和吴妈在呢。我才放心的回来。
家里我再请个人来,要不,您也回去吧。”
阿桃娘歉意的说:“我还是留下吧。她对我都这样,对别人还会好?我自己的女儿,还是让我自己受累吧。”
李嫂走过来说:“太太,水好了。”
阿桃娘说:“这一夜的船,您也累了,洗洗歇着吧。”
顾太太点了一下头:“那就这样吧。如果忙不赢,叫饭店的人来帮帮忙。”
“哎。”阿桃娘应了一声。
顾太太回去后,顾家来省城又进过一次货。封桂枝来住了两天,因为要上学,她来看看秋儿,带顾仁泽先回去。
顾文皎与顾兰皎留下来,四个孩子每天都在欢笑中成长。
在铁蹄下的国家,山河在蹂躏中破碎,街上的难民每天都有增长。
江面上来往好多大船,大都是往重庆去的。军舰也多了起来。
清明前两天,舅妈带顾文皎与顾兰皎坐客船回去。公路客运已停开,水路航运还在走。
走时舅妈对送她的秋儿和顾绍钧说:“看现在这个样子,省城也不知道会不会打仗?
要不,你们也早点回去。一家人在一起相互也有个照应。家里那几亩田,饭还是有吃的。
也不知道你二哥在上海怎么样?这几个月来也没个消息。”舅妈又附带的念了一句,“你大哥和大嫂也不知在哪里。
我想他们都没处去想。可是想到他们,我心里就堵的慌。”说到孩子,舅妈泪水涌了出来。
顾绍钧说:“等等看,如果战事紧,我们也会赶紧回去的。舅妈,您放心,没事儿的。
二哥他们住在租界,没什么事的。您和舅舅就放心吧。”
“舅妈,”秋儿抱着女儿,“到家后来个电话,让我们放心。”
“哎。”舅妈带孩子们上船走了。
春天水好,晚上九点,顾绍安来电话,告诉他们,舅妈和两孩子平安到家。
秋儿她们一天来,那颗不安的心才算放了下来。
顾家在忙着采茶,收茶,也有些日子没来进货了。
日子这样一天天的过着,战事没有停下的样子,反而是越来越激烈。
顾绍安他们送茶到省城,他们民用小民船安排临时码头上下货物与客人。
以前的码头,被大商家征用了,把一些东西往重庆运。
这样一来,上下货物,增加了成本。可是也没办法。
顾绍安把茶放到贸易公司,回到顾绍钧这里。
顾绍安对顾绍钧说:“看情形,日本鬼子可能会打来。你们做好回去的准备。
战事太紧了,一家人在一起安心,这也是爹娘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