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晚上七点半。
林觉予吆喝着宿舍里几个人跑去网吧看线上直播。
节目开始,首先依次介绍了参加节目的各位鉴赏老师。
前面几个人都比较有名气,到林觉予这里,介绍也变得简单起来。
“林觉予,江城财经学院大一学生。”
简短的介绍,很难让人对他产生兴趣。
为了节目效果,主办方暂时隐瞒了林觉予写词的身份。
甚至台下观众议论纷纷。
这样一个人,有什么资格坐在这里鉴赏诗词?
紧接着,台上主持人重磅介绍最后一位特殊嘉宾。
吴中臣。
他身上的头衔和名号那就太多太多了。
诗词协会荣誉会长。
青年晚报荣誉鉴赏总编。
哪届诗词大赛金奖获得者。
等等等等......
如果想要把吴中臣身上的光环一一分明,那至少需要几分钟的时间来专门介绍。
主持人的介绍还没结束。
吴中臣先行打断。
“主持人,我要纠正你一个不严谨的地方。”
“您讲。”
“先前你在介绍林觉予的时候,忘记说他是诗词协会荣誉会员的身份了。”
吴中臣这算护犊子吗?
算是。
他是协会会长。
人家林觉予是会员。
岂能被人轻视?
开场环节结束。
第一首鉴赏的作品就是林觉予刊登在青年晚报的《水调歌头》。
众人各抒己见。
“照我说,这首词的作者一定是经历过悲惨的人生,否则如何能对人生产生这种感悟?”
“没错,他的童年或许并不快乐。”
“也有可能是命运多舛......”
“写这首词的时候,定是一个明月夜,独上西楼,举杯问月。”
众人自以为是的开始解析。
吴中臣发话,主动点到一直被无视的林觉予。
“我觉得,作者未必孤独成疾,应该是个很开朗的人.......”
林觉予这番话还没说完,便迎来众多学者的抨击。
“你这个人还真是胆大妄为,什么作品也敢肆意评价?!”
“未必孤独??呵呵呵,若没一定人生经历能写出这种作品?”
“年轻人,你需要好好学习!”
众人不悦。
他们觉得林觉予没有资格和自己等人坐在一起。
更加没资格谈论这种名作。
林觉予。
这个名字好像有点耳熟。
但是想不起来在哪儿看到过或者是听过。
“哈哈哈哈。”
吴中臣爽朗大笑:“小友,老夫认识你这么久,没想到你是个孤独成疾的病人。”
“说实话,吴老,我也不知道自己还有这种病。”
两个人一唱一和,台上主持人忙开口。
“林先生,您能分享一下当时作这首词的心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