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小宝没被牵着的小手往后一背,学着他爹的模样点点头。
明明才一岁,却显露出几十岁的老成模样。戚昔在一旁看得颇为好笑。
他叮嘱:“去可以,小披风要穿上。”
燕小宝立马对戚昔露出一个笑。像奶做的包子,可爱极了。
燕小宝年纪虽然不大,但从小就比其他小孩早熟一点。婴儿时期就心眼多,走路说话也比别人早。
随着长大,这份聪慧也愈发明显。
不过再怎么说,也还是一岁的小娃娃。
阿兴长了一岁但始终保持着少年心性,爱玩儿,也经常带着两个小的玩儿。倒给戚昔省了不少事儿。
孩子们一走,秋日里的院子更显露出几分安静。
屋檐下的燕子早就飞走了,院墙角,一簇簇今年新移栽过来的红黄几色菊花倒是开得正好。院里都是菊花淡雅的清香。
戚昔起身,看了眼在书房里看军报的男人,也打算去找找事儿做。
新铺子已经装好了,这几日差不多也该到了第一批交货的时候。
戚昔去木匠跟铁匠的铺子走了一遭,得了准信儿,便立马叫周田带着人跟板车来拉东西。
与他同留下来的还有其他三个人,分别是王茶树跟王栗树两兄弟,还有冯镇。
见他们没事儿,戚昔索性给他们开了月钱,让他们帮忙打理铺子。
东西一车一车地往铺子里送,大道宽阔,来往的人不少。见了戚昔在其中,便有人问:“戚老板,这是又要开新铺子了?”
戚昔点头,浅笑道:“是,就在杨花巷子中间那位置,冬日开,到时候记得来捧场啊。”
“自然,自然。戚老板的手艺我们是信得过的。”那问的人笑得大牙都看得见。
东西送入铺子之后,几人开始按照戚昔的要求将桌子凳子摆放好。
长方形的实木桌子重量不轻,两人抬着横放。长的那两边再摆上长条的凳子。
不一会儿,铺子里就不像之前那么空荡。
木色的桌子与顶上挂着的葫芦相照应,别有一番野趣。细看葫芦雕刻得细致,又添一份欢喜。
如此雅致又淳朴的环境,若真是开业了,就冲着这用心的布置就有人来。
东西送达,几个大汉将锅子清洗几遍。
厨具是现成的,戚昔再领着人趁着大集采购要用的碗筷,杯具,葫芦勺,调料……
一天的时间,上斜沙城来赶集的人皆是看到了戚昔领着人往新铺子里拉东西的场景。
他们下意识咽了咽口水,又悄悄捂紧荷包。
不知道为什么,只觉得今儿这年怕是又得大出血。
戚昔在集市上忙得团团转的时候,燕戡找来焦西河。
大营的棉花日夜在用,已经消耗了一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