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33看书网 > 青玉词 > 第15章 浮华现

第15章 浮华现

沉玉对着玉箫一夜没睡。先是琵琶,后是箫,沉玉此时已经确定要找的东西在朱府。

沉玉拉开门,‘阳春布德泽’,院子里银装素裹。昨晚她生气一脚踩毁的小雪人只剩下半个身子,白雪里裹着两朵红梅。

逢春推开门,“小娘怎么起这么早,会秋已经去取朝食了。”逢春端着热水走进了房间。

沉玉洗漱完,吃了饭就独自出去了。到了暗香楼,沉玉捧着一本曲谱思索着怎么能悄无声息的上二楼。忽然身后有人轻拍了一下她的肩膀。

沉玉反手擒住那只手,手肘往后一顶。朱青辞挡下沉玉的手肘,“要命了,下这么重的手!”

“怎么是你?”

“不然还能是谁。”朱青辞揉着手腕。“我看你愣神半天了,喊你你也不应。”

“对不住了,看曲谱入迷了。”沉玉扬了扬手上拿的曲谱。

“得亏我反应敏捷,不然这胳膊就要被你废了。”

沉玉掩着嘴笑了笑。

“诶,你把这只箫也带来了。怎么样,我给你找的是不是珍品。”朱青辞一边把玩着箫,一边说,“咦?怎么这里还有个字......臻,这是什么意思?”

沉玉从朱青辞手中拿过玉箫。“你听过这支箫的故事吗?”

“没听过,我从来不碰这些乐器。”

沉玉大拇指摩挲着刻字,声音缓慢且温柔,“相传前朝有一位备受宠爱的公主,在她出生的时候,有一位乐师用这支箫奏乐,引得百鸟朝拜,漫天祥云。人人都说公主是祥瑞之人。

公主从小就很喜欢这支箫,时时刻刻都要带在身边。每次遇到不开心的宫奴,她都会吹这支箫。因为她觉得祥瑞之人奏出来的极乐之音可以驱散苦难,宫奴的追捧让她对此深信不疑。

后来有一年大旱,嘉都涌进了一大批逃难的百姓。公主知道皇帝为了安顿难民寝食难安,就对皇帝说,父皇,儿臣想用手中的箫为您分忧。

可是人们信的奉祥瑞之兆不过是太平景象里添的一道彩虹,可以欣赏,可以观摩,可以歌颂。到了天灾人祸面前,那些信仰是抵御不了灾难的。

公主没有得到皇帝的准许,但年少无知的她没有就此罢休,而是带着箫偷跑出皇宫。公主跌跌撞撞找到了难民窟,二话不说就开始吹箫。可是难民要的只是能填饱肚子的食物,能驱寒保暖的衣裳,能遮风避雨的茅屋......

他们听不懂不了这种盛世享乐,在他们看来这只是无病呻吟。一支曲子远不及一个馒头、一件冬衣来得踏实。

哀嚎声远大于箫管奏出来的乐声,公主这才明白这支箫驱散不了百姓的苦难。公主失魂落魄的回到了皇宫,回到了花团锦簇的世界里。这支箫只有在这里才能发挥作用......

所谓的盛世无饥馁,不过是锦衣玉食的王公贵族用来闭目塞听的陈词滥调。他们眼界狭隘,看不到歌舞升平背后的饥荒。

公主感觉自己受到了欺骗,觉得自己不是百姓传颂的祥瑞之人,手中的箫也不能救苦救难。公主一怒之下把箫给摔了。

箫尾摔坏了一个缺口。后来有人把箫给补好了,还在原来的缺口上刻了字。箫修复了,但是公主再也没有碰过这支箫了。”

朱青辞心里五味杂陈,轻嘲道:“连神明都尚且不能救苦救难,更何况一支箫呢。她也太天真了。”

沉玉抬眸看着朱青辞,“年少无知罢了,我忘了姑娘不信神佛之论。”

朱青辞嗤笑一声,“我是不信这些。十年前我生过一场大病,母亲不眠不休的照顾我几天,后来还是高烧不退。母亲为我找遍了宁安县的郎中,就连白大夫都束手无策。

后来听人说母亲白天照顾我,晚上诵经念佛,就为了我的病能早日好。不知道母亲是不是感动神佛了,我的病好了,可母亲却憔悴了,府里所有人都说神佛有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