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斌无奈的说,“真的塞不下了,你也知道我们知青点有炕的屋子就那三间,到还剩下一间没炕的小房子,那没火炕的屋子冬天也不能住人啊。”
一间屋子住七个人,那也太挤了吧,简直无法想象,她以前听过自己东北的同学说,他们东北的火炕一般都是睡四到五个人的,七个人不知得挤成什么样。
正当林芝芝哀叹自己未来要与六个人挤在一张火炕上的悲惨命运时,突然听到了周文斌说知青点还有一间小屋子可以住人,林芝芝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她向周文斌问道,“那个没炕的屋子能住人吗?”她实在是不想跟人挤。
周文斌立刻就理解了林芝芝的意图,他认真的告诉林芝芝,“那间没炕的屋子跟其他知青住的屋子没什么区别,都是泥瓦房,墙的厚度也都一样,就是那间屋子太小了,顶多只能住一两个人,我们平时都是把它当做杂物间使,你要是真想住进去的话,你得自己请村里人帮忙盘炕,要不然冬天跟冰窖似的,根本就不能住,而且因为那个屋子比较小,你只能盘一个很小的炕。”
“盘炕麻不麻烦?大概要花多少钱?”林芝芝对这个事不太懂,于是认真的问,至于周文斌说的只能盘个小点的炕,小点好啊,省得她盘好之后有人想过来占便宜。
周文斌下乡已经好几年了,对这里面的门道一清二楚,“这个盘炕用不了多少钱,盘炕需要用到的泥砖村民自家都有,土胚现做起来也很快,你那个屋子也盘不了多大的炕,顶多花十块钱请两三个会做火炕的村民,半天就能给你盖好,盖好之后你再烧个一两天,等炕干了就可以上去睡了。”
10块钱,林芝芝数了一下自己的家底够了,然后她问周文斌,“我能去看看那间屋子吗?”
“可以,没问题,你要真相中了那个小房子,回头我领你去找会做火炕的村民,村里很多村民都会盘炕,但盘的最好的还是何二牛他爹,我们知青点的炕都是他领着他儿子做的。”
“对,二牛他爹的技术在我们村是最好的,我们家的炕也是找他帮忙盘的。”一旁的何家良也附和说。
听到老知青和本地土著的何家良都这么说,林芝芝也打定了主意回头去找这家做火炕,毕竟这个炕是要用好几年的,还是得找技术好的人做才行,而且林芝芝听说过这种黄泥板做的炕床有断裂的风险,没有水泥板的好使,不过这个年代没有水泥板,也只能找熟练的老手来降低风险了。
回答完林芝芝的问题之后,周文斌又看向其他几个在一旁安静听着不打茬的新知青,对这几个新知青的印象好了很多,感觉比上一年来的宋浩然几人安分多了。
上一年来的几个人,尤其是宋浩然的青梅王欣雨来的第一天就作妖,非得闹着搬出去住,后来嫌农活累更是直接不上工了。
不过人家有自己城里的家人养着,也轮不着其他人说话。
有了上一年那几个人的对比之后,周文斌对几个人的态度和缓了点说,“正好你们先把行李从牛车上卸下来,我之后领你们看看知青点。”
之后几个男知青就帮忙把女知青们的行李都卸了下来,行李卸下来之后完成任务的何家良就打算赶着牛车离开了。
在离开之前,他提醒了一下这些新知青们,“你们等会儿安置好之后别忘了去大大队部领你们的知青补助,没粮食的也可以去大队部用钱买粮食或者是借粮食,都可以。”
说完这话之后,任务完成的何家良就赶着牛车离开了。
何家良离开之后,沈杰站了出来问周文斌,“周大哥,大队部怎么走啊?”
“这个等会儿再说,我们先做个自我介绍互相认识一下,然后我再领着你们把知青点看一遍。”
沈杰率先响应道,“我叫沈杰,来自首都,我旁边这个是叶邵阳,我发小。”说着沈杰就把胳膊搭在了叶邵阳的肩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