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回生、两回熟,得到卢克的肯定之后,伊莲的保姆工作可以说是风雨无阻。
事实上,生活在上海中心人类都只可能在室内看到风雨,因为据说核战争遗留下来的放射性物质的稀释还需要几十年才能完成。
伊莲是个健谈的人,或许是跟她之前从事的女招待职业有关,擅长与人交流,甚至有种让人极为放松特质。吃饭的时间是人最没有防备的时刻,面前又是青春可人的女孩,卢克关于工作进展的随口一句话对于伊莲来说,都是很有价值的情报。
对于卢克来说,由于晚餐中PPD的含量逐步的下降,失去抑制的某些特殊神经细胞得到了成长,带来最直接的结果是,他又开始做梦了!
梦境的内容依然是关于智能机甲,而且与新一代的研发有关。在梦中的自己,似乎化成微小的粒子,进入了机甲内部,仔细观察着机甲的每一个部分的状态,甚至能够看到具象化的电流、光流和能量流的路径。
他发现在动力控制部分,似乎出现了他从未见过的几颗元器件,就是在这些元器件的配合下,动力被均衡而有效率的分解和输出。
“这是什么元器件?你们见过吗?”当他将梦中的东西画出来的时候,总成部门的机械师们一个都不认识,其中见闻最广、年龄最大的王军还说了一句:“这种东西要么是从未存在过,要么因为功能过时就是早就已经被淘汰了。”
卢克还是不死心,王军那句“被淘汰”的话点醒了他,于是对全厂五十岁以上的辅助工都进行了询问,看有没有人能够认出来。
最后只有一个临近退休的老辅助工,对着卢克画出来的图样看了许久,才有些不确定的说道:“在我刚进厂的时候,曾经在图纸上见到过类似的元器件,似乎叫做振荡器!”
“振荡器?你说振荡器有用?”动力部的主管赵青也是刚刚拿到尘封已久的资料,皱着眉说道,“一百多年前,这种器件的运用确实很广泛,在智能汽车、柔性显示屏以及早期的机器人身上都起到过频率调节和时钟控制的作用,但是早就被淘汰了!”
“为什么被淘汰?”
“具体原因嘛,等我看一下资料啊。”其实赵青也是刚开始看,翻到最后几页,才回答道,“由于晶体材质的限制,只能触及G赫兹的频率,无法应付超高频,也就是千G赫兹以上的状况,所以就逐渐消失了。”
“其实,卢总师这个想法很有趣,如果能够有三颗超高频的振荡器,将其有机的耦合在一起,或许就能实现动力的输出控制!”
“为什么我们不能朝这个方向去努力呢?我认为值得一试!”参与讨论的伊平、王军都觉得很有希望。
“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个是先要找到还能生产振荡器的设备,这些老古董不知道放在全球的哪个角落的仓库里,能不能用还不知道;第二个嘛,怎么克服晶体自身的缺陷,大幅提升它的频率控制范围。”赵青说着说着,似乎自己也觉得在其他道路都已经失败的情况下,这是条值得尝试的路径。
“既然如此,我们就分一下工,总成部门负责寻找和复原设备,使其达到正常的使用状态;赵总师,你就负责研究怎么提升频率;还有系统部,尽快模拟在理论状态下的耦合可能性!”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磨合,卢克的技术和协调能力充分展现,让各个部门都能相对配合的完成交办的任务,尤其是当动力输出遇到难以逾越的障碍时,又是他第一个提出了创造性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