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啊”“爹啊,有没有给我买啥东西”
“呦,你说话呢,给爹抱抱。”老大抱起来钱多多,舌头嘚嘚打了两个响。
钱多多咧着嘴小,都看见舌头根了。
“哈哈哈,花儿你看闺女笑的多开心。”老大把闺女的小脸凑到媳妇身边。
“是呢,看见你高兴,”桂花也笑。
“歇的怎么样了,要不要下来走走?”媳妇生了几天了,按说可以下来活动活动。
“那你扶着我下地走走,就在屋子里转转。”
“啊,啊”“娘,加油”
钱老大放下娃,扶着媳妇在屋子里转圈,桂花刚开始还呲牙裂嘴腿发软,硬是走了几圈又躺回去。
大的几个娃放了学,小的几个也回了家,大的教小的认字,六个萝卜头趴在院子里的小方桌上一个一个字认,方桌上有个沙盘,是老大做的,纸笔太贵。
大娃用一根打磨光滑的树枝在里边一笔一划地写,“这是黄,笔画是横竖竖横.....”,三个小的就按照大哥教的在沙盘里一笔一划跟着写,学的认真。
钱家几个孩子岁数差的不是很多,大娃十一岁,二娃三娃十岁,四娃九岁,五娃六娃七岁。
厨房里开始做晚饭,钱老太喊秀芹去菜园子起个白菜,再拔个萝卜,自个则开始贴饼子。饼子主要是玉米面和高粱面,稍微添一碗小麦粉增加粘性。
这一大盆混合粉看着多,实际上也就够一家人吃一天。男人一顿吃一个半,女人吃大半个,孩子现在也长起来吃的多,大娃二娃三娃有时候能吃一个呢,老太太也发愁啊,半大小子吃穷老子,自己家里目前算7个男人饭量,百斤粗粮几天就能霍霍没,还是得辛苦几个儿子,再上山找找猎物。
饼子都蒸进锅里,老三媳妇把菜洗好拿进来,开始动手切,老太太从油渣碗里倒了一把油渣,意思就是这一顿饭放这么多。
老太太想着吊在井里,最终决定三个儿媳妇娘家一家分半只兔子肉,明天就让他们带回家。
也不是白给的,说到这钱老太特别想自夸,夸她自己看人准啊。
当初钱老太准备给儿子找媳妇的时候那是费尽了心,早早就开始打听谁家有合适的姑娘,完事了再打听家里人怎么样,最后还去人家村里邻居家聊闲话,势必要把姑娘家里人理的明明白白,只要姑娘亲近的家里人没什么作妖的就好说。
事实证明钱老太的功夫没白费,三个儿媳妇娘家都是明事理的人,逢年过节都会走动,带的回礼都会比送过去的重一点。
这说明啥,我懂事,你也懂事,那咱们就有走下去的必要,要是我送礼过去,你家啥也不回,下次我就不给你家送了,这去亲戚关系也就越来越远,我也不会让你吃亏,下次我再多送你点,你少一点也没事。
这次猎到野兔子,送过去给娘家人打打牙祭,不偏不倚,一家半只,儿媳妇也说不出来啥,还得夸婆婆好。
做好了菜,依旧是先给老大媳妇盛出来之后再放盐。这点老太太做的也好,特殊人员特殊对待,而且不是给剩饭,而是先盛出来给你,从身体和心理上都照顾到了,可以说全家这么和谐全靠老太太。
饭桌上,老太太说明天儿媳妇每家送半只兔子的时候,几个男人一点意见没有,兔子嘛,回头再去山里猎就行。二出来的两个儿媳妇就特别感动,婆婆待她们好从来不是说说而已,而是实打实的能看得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