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
文楼。
近日关中大旱是朝中的重要事件,朱棣召集一众大臣商讨一个赈灾章程,姚广孝也在其中。
具体赈灾举措早有章程。
今日主要是对赈灾后流民的安置问题进行补充,众人各抒己见,花了一整个早上的时间,总算有了结论。
席间,御膳房送来午膳。
朱棣与众大臣同食。
注意到送来的糕点和以往的不同,询问过后才知道,御膳房也采用了市面上新出现的白糖。
想到白糖,朱棣想到张軏。
前几天刚安排他,去国子监学习,好像今日就是他进学的日子,不知道张軏在国子监待的如何。
随着几次和张軏的接触,朱棣愈发觉得,这小子很对自己的胃口,对他很是喜欢。
心念及此,朱棣随口问起亦失哈,国子监情况。
“这......这......陛下........”
亦失哈显然是关注着国子监情况的。
毕竟,里面有张軏。
只是他想到刚从国子监传回来的消息,他有些不知道该不该当着众多大臣去说。
朱棣蹙眉,看懂亦失哈的意思:“支支吾吾什么呢,在座的都是我大明的能臣,有何不可说。”
亦失哈道:“是陛下。奴婢刚让人去打听过,张軏已经在国子监了,然后发生了一些事情,现在国子监已经乱作一团了。”
“乱作一团?为何?”
众大臣也是不解。
亦失哈只好如实禀报:“今日早上张軏入学后,因在学堂内睡觉,被国子监博士李全训斥,随后.......”
从张軏早上补觉,到李全的各种刁难问题,张軏对答如流,再到张軏给出李全算学题,国子监的算学博士们尽数出马,结果又被张軏难题困住。
随后张軏给出解答方式,擅长算学的博士们,纷纷要跟张軏学算学。
等国子监祭酒胡俨赶到时,双方已经混乱成一团,一边有博士要求张軏退学,赶走那批算学博士,一边则要求让张軏成为国子监教授。
从头到尾,亦失哈一五一十的说出。
在场众人听完全都一愣一愣的,有些没反应过来,包括朱棣在内。
他让张軏去国子监,是为了让他多学习的。
可结果,你竟然让国子监的博士助教要给你当学生,跟你学习算学一道?!
学生变老师?!
不光是国子监内部,那群勋贵子嗣们,貌似也喊着叫着要当张軏的学生。
这一切......
属实出乎了朱棣的预料。
原本朱棣对张軏的期待就蛮高,但没想到,他竟然还能熟读四书五经,出口成章,算学造诣更是连国子监里的算学博士们都自愧不如。
这小子,有点东西啊,不愧被自己看重。
“世事洞明皆学问.......”
解缙嘴边喃喃,重复着那句诗词:“陛下,这诗词极为老练,乍听文风倒像是历经诸事,洞悉人心之人所作,实在不像一个十来岁孩童能够写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