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全忘记自己是怎么走出的学堂。
他整个人浑浑噩噩,脑海中不断回荡着张軏那句,世事洞明皆学问,以及离开时张軏给他出的另一道题。
“先生不会这也解不出来吧?”
学生的话语声犹在耳畔。
李全强打精神,深吸一口气,不行,今日必须把他这道题给解出来,要不从今往后都要被那群小子轻视,他这国子监博士也别当了。
心念及此,他快速回到自己的值房。
“呀?”
“李博士?你这就下学了?”
国子监的同僚看到李全今日竟这么早回来,都不由得有些诧异。
以往李博士不是最喜拖堂吗?
今天这么早?
然而,李全不管一众同僚的询问,走到案桌坐下,拿出笔墨纸砚,快速把张軏的问题写下来。
有同僚察觉出李全的怪异,走近过来。
只见那纸面上一行行字迹浮现,同僚轻声念道:“今有漆三得油四,油四和漆五,今有漆三斗,欲令分以易油,问出漆、得油、和漆各几何?”
同僚疑惑道:“这是算学题?李博士什么时候,竟对算学题产生兴趣了?”
大明科举以四书五经为主,算学虽也有涉及,但在科考中占比不大,更多时候,被认为是商贾核算钱财之术,不被人所重视。
而李全则是以治四书五经为主,没曾想,今日竟对算学题感兴趣了?
诧异的声音很快吸引到众人的注意。
一种同僚纷纷围上来。
李全抬头看了眼众人,凝重道:“诸位,此题关乎我为师之尊严,今日我必把它解答出来,还请诸位,暂时不要打扰我。”
“啊?”
“此题竟如此严重?”
“李博士,到底发生了什么,这算学题是谁出的?”
“难不成是哪位算学助教?”
助教和博士都属于从八品官职,博士以治五经为主,助教管理国子监六堂。
难不成是某位精通算学之人?
同僚们下意识的看向值房里一位精通算学的助教,这助教姓陈,陈助教一脸懵逼。
“诸位都看我作甚,我不知道啊!”
“那是谁?”
李全摆了摆手,转而道:“诸位,还是先等我把这道算学题解出来再说罢。”
“李博士,不如我们集思广益?”
“对对对。”
“我平日对算学也有涉猎。”
同僚纷纷道。
而那位陈助教也凑近过来,看清楚题目,他道:“这道题我没记错的话,应该出自《九章算术》,解答过程稍有些繁杂,需使用盈不足术法解答,题目偏门,没想到竟有人能知晓。”
“哦?”
众人听闻,顿时来了精神。
李全也赶忙道:“陈助教,此题何解?”
“稍待片刻。”
说罢,陈助教拿过笔墨,摊开宣纸,随即在纸面上解答起来。
到底是精通算学,几分钟便写出答案。
李全看着答案,松了口气,随即咬牙切齿:“竟是如此解答,哼,黄口小儿竟敢如此欺辱我等!”
众同僚闻到八卦的意味,纷纷问起缘由。
对于张軏,李全的情绪有些复杂,既惊叹于他超出同龄人的学习能力,又感慨他的作诗才华,但也是他让自己今日颜面扫地,总想找回场子。
此时,国子监的同僚们问起,李全和盘托出。
等全部听完,值房里陷入沉默。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