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闻民众对朝廷的信任降低,朱棣眉头紧皱,沉吟半晌没有说话。
从前不甚在意,但回顾至元宝钞的经历。
确实......
元朝的灭亡正是因为百姓对朝廷的不信任,这种不信任最直观的反应在宝钞上。
现如今大明也面临宝钞的问题。
从前没有引起重视,听过张軏的一通话,朱棣对宝钞的态度发生了转变。
至少,不能把烂摊子留给子孙。
当然他也清楚,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一件事情做成需要很长时间的积累。
朱棣说道:“好,那么我就期待有一天,你能把这银行给建起来。”
尽管对张軏口中的诸多现代词汇不甚理解,但他向来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张軏绝对是值得信任的。
转过头,朱棣余光越过酒楼,看向窗外,忽然看到在那白糖铺子前的徐钦等人。
想到昨天和今早过来告状的勋贵们。
朱棣道:“徐钦他们,这些天是不是都和你在一起,竟连学堂也不去了,听闻每日回家,还把自己搞得非常狼狈?你可知道,他们家里人都告状到御前了。”
“啊?陛下也知道这事啦?”
张軏一惊,竟然还上达天听,随即说道:“唉,我也不想他们来,没办法,实在是他们厚着脸皮,非要过来凑合,赶都赶不走。”
“说起这个,世伯,咱们的股份里面,徐钦、朱勇、徐景昌他们,每人都占着半股呢,我二哥也有半股,我独占三股。”
想到股权分配,张軏觉得还是要和对方说明,要不然到时候咱们的合作伙伴有谁都不知道。
听到这三家竟然也有份,朱棣一挑眉。
“我给了你银子,属于你说的什么,天使投资,你拿出制白糖的秘方,你三成可以理解,你二哥半股也行,但他们三个小子干了什么?硬拿干股?”
要这钱和自己没关系,朱棣不会过问,但现在,自己可是占买卖的大头呢!
这三家来占什么便宜?!
张軏叹了口气道:“是啊,我也不想他们来,但他们厚着脸皮非要掺一股,还说什么,他们可以跟着干,当作坊的劳力,拿员工激励股。”
“唉,我也没办法啊.......”
他一副很无奈的模样,自己也很想拒绝,奈何抵不过他们脸皮厚啊!
这表情,朱棣相信了。
朱棣说道:“你在给人白送钱,他们家里人可都跑去找皇帝告状,说你带坏人家孩子呢。行啦,这事我不知道也就算了,既然知道,得找他们家里人说道说道。”
“那便多谢世伯了。”张軏嘿嘿一笑。
告状,大概是那些勋贵们不知道实情,要知道实情,怕不是会嘴都咧到后脑勺。
随后,张軏又和朱棣闲谈一番买卖的事情。
朱棣作为投资方,张軏觉得,有必要给他画大饼,洋洋洒洒说了一大通,什么以后赚了银子要扩建,建造更大的作坊,招募更多人。
甚至要绕过中间商,和种植甘蔗的农户合作,建立白糖生产一条龙。
不光是南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