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或者当你出现什么事情时,所有人都会站在好名声的这边,所以苏浅浅会去努力经营自己的名声。
你看现在不就经营的很好吗?所有人都认为她是可怜那些人,事实上可怜确实是可怜,但她本就不是什么救世主,所以单凭这一点,还不足以让她去做这些事情。
她一向是个利己主义者,对自己有利她才会去做,相反,绝不做吃力不讨好的事。
这边一行人进了堂屋,其他人已经出去了,就只剩下黎老爷子跟她两个人了。
她根据大宣的情况,针对性地一一向黎老爷子请教。
一人教得认真,一人学得认真。
而此时此刻的大宣到处都是笔尖发出的刷刷声!
那些经验跟方法实在是太珍贵了,所以不管是百姓还是达官贵人或者是朝廷官员,他们都想要记下来,并且传播给所有人。毕竟这可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
有能力养下人的人家,此刻集齐了府上所有会识字的小厮婢女,吩咐他们仔细一一记下。
下人少的人家还好,像那些朝廷官员府上有几百个人,他们都在院子里一一排开,场面很是壮观。
而不识字的普通百姓,有的靠自己的记忆力使劲记住,有的则在地上写写画画。他们没能力买纸张,只能写在地上,过后一一去记住。
所有人都在忙碌着,唯独苏予安,他毫无所动。
作为一国皇帝,他自然知道庄稼粮食的重要性,更知道粮食意味着什么。
可他知道归知道,就是不上心。原因当然是他这个皇帝已经当得臭名昭著,往后的史书上肯定称他为昏君。
他都已经是昏君了,还在乎其他事情干嘛?反正以现在大宣的情况来看,他作为皇帝又饿不死。
再说了,其他人学会了不就代表他也会了吗?他为何要费脑筋去记?只要他想要,自然会有人乖乖地呈上来。
一直到了12:30,可以说是整整学习了两个小时。
而大宣这边也是足足记了两个小时,无论是脑还是手。
他们觉得自己的脑子已经不够用了,而用笔去记的人也觉得胳膊手酸疼得厉害。
苏浅浅该问的都已经问得差不多了,剩下的就是去实践。也不好打扰人家吃饭。
于是她提出了告辞,却被黎老爷子和黎奶奶再三挽留。
主要是她真的不适应这种场合,除了瑶瑶,她从没有去别人家吃饭过。
再说她实在不适应这样过分的热情,又都是她的长辈,又都是第一次见面,她只想马上离开。
可是也不好拂了两位老人家的热情,毕竟他们只是好客而已。
所以她留了下来,跟大家一起享用午饭。
她出去时,外面圆桌上已经摆好了饭,一大家子人总共摆了三桌,还真是人丁兴旺!
所有人都已经入座,就剩下他们三个了。
两位老人家自然是做主位,她坐在了下首,就在黎奶奶旁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