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就是有这种魅力,它带给我们的感受和情感就是会一直留在心中,让人们难以忘怀。
直到苏浅浅和夏明瑶两个从电影院出来,已经走在了大街上,很多人才回过神来。
于是弹幕上就是一片的剧情讨论。
“啊啊啊啊,妲己太美了,她怎么这么美啊!”
“美是美,但是她怎么能吃比干的心,害死了比干。”
“大王真的好有男子气概呀,我要是有这样的大王,我也愿意为他做任何事!”
“我真的好爱姬发呀,姐妹们你们能不能懂我这种心情?”
“懂懂懂,我们懂,我们也很爱姬发!”
“战争的那个场面宏伟且壮观,真是极其震撼啊!”
“还有还有你们不觉得画面真的好美好好看吗?不知道那些都是怎么做出来的?”
“西伯王跟伯邑考的父子情,真的很让人感动,看的时候一直在哭。”
还有很多很多的讨论,总之大家是真的看进心里去了,他们恐怕会记很久。
苏浅浅看到网上说这是一部史诗级巨制的电影。
她认为一部优秀的电影,除了特效、画面、服化道这些肉眼可及的东西之外,精神和文化的内核同样是重要考量,如果电影只有画面没有内核,那就算不上史诗巨制。
苏浅浅觉得这部电影人文内核贴合剧情,不仅非常流畅而且还有升华。
它将人文内核锁定在了“谁是天下共主”这个层面上,非常有宏观性、哲理性同时还具有现实性。
延续了我国传统文化的道德原则,主要体现在纣王跟姜子牙的思想冲突上。
它是信仰的撕裂与反叛的觉醒,昏庸的君主与权谋的高歌,被蛊惑的假象与要铲除异己的伪装,高手之间过招的风云骤起,耳熟能详的故事改编出张力十足的权力重塑,有哲学思考又有人性思辨。
四质子弑父为己的段落是触目惊心的伦常瓦解,背后的驱动力是信仰的坍塌和欲望的吞噬。
另外苏浅浅最喜欢这部电影的一点就是对纣王的改编。
它把他改编成从一个被狐妖蛊惑的君主变成了一心要成为天下之王的野心家,不得不说人物真的丰满了许多,也更有冲突和戏剧性。
商朝的灭亡,不再只是因为妲己的原因或者说是女子的原因,而是君主的原因,这一点真的很好。
她也想把这一点告诉大家:“为什么历来一个王朝的灭亡要怪在女子身上,给她们的身上安上了“祸国妖姬”这四个字,这四个字何其重?
一个男尊女卑的国家,明明这个国家做主的不是男子吗?做出所有决策不都是君主下达的吗?她们真的能影响到君主的决策?若是她们真有那么大的本事,怎么不自己做女皇?
再说了,后宫不得干政!还有一点,这些亡国的君主,从思想上就是看不起这些女子的,他们只视她们为附庸或者玩物,所以她们根本影响不到君主的决策。
但是最后亡国了,明明做决定的都是这些男子,治理国家的也是这些男子,可是亡国了,他们却把这些过错都怪在女子身上,是女子魅惑了他,才导致他的亡国!
真是何其可笑!何其无能!要用女子来掩饰掉他们的无能。可是她们又做错了什么呢?只是因为是女子,只是因为常伴君王左右就被安上这么大的罪名,何其不公!”
苏浅浅说完后沉默了很久,她在为那些女子悲哀。
而大宣的人也沉默了很久,他们却是在思考,尤其是很多以往这么以为的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