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33看书网 > 我在三国搞经济霸权 > 第362章 大汉凯恩斯

第362章 大汉凯恩斯

第362章 大汉凯恩斯

费祎却说道:“我们还是像过去一样,把商品卖给曹魏和孙吴,不需要百姓来购买,如此也能使国库充裕。”

“费司马的心情我能理解。”李衡道,“但是问题得辩证来看。”

“何为辩证?”

“就是世间万事是变化的,不是一成不变的。”

“大将军的意思是,现在局势已经变了?”

“已经变了。”不等李衡说,诸葛亮说道,“洛阳已经有自己的精盐,不排除孙权也有了。”

权力如果认为可以掌控它,那就大错特错。

“丞相……”

李衡继续道:“当民间接受纸币后,并不是每一个人都会来兑换铜钱,我们只需要保证百姓来兑换铜钱的时候,铜钱充足即可,三成足够。”

“所以,济安提到了金属储备货币。”诸葛亮道。

“金属储备货币?”

费祎一时语塞,他顿了一下,看着诸葛亮,严肃地说道:“丞相,兹事体大,还需要再好好想想。”

“那百姓去何处兑换铜钱呢?”费祎又问道。

“商人能够发财,说明商品卖得好,商品是百姓买的,如果百姓没有钱买,商人发不了财,一切都是一个整体,无法割裂去看。”

“但有一个问题,我们的货币不足。朝廷无法短时间内向民间释放大量货币。”

费祎却不甚理解。

“文伟还有其他更好的办法?”

费祎顿时道:“荒唐!这绝对不可能!”

<div class="contentadv">

“可能!完全有可能!”李衡说道,“货币是一种财产的所有者与市场关于交换权的契约,本质上是所有者之间的约定。”

“是的,还可以收商税。”李衡道,“这就是朝廷主导的商业。”

“但百姓愿意接受铜钱,是因为铜本身可以兑换粮食,铜本身有价值。”费祎道。

宋徽宗赵佶为了填补军费,对西夏开战,和蔡京达成一致:咱们搞大钱!中原就铸造大额的金属货币!四川就增加交子的印刷!反正民间韭菜多!不割太浪费!

于是,北宋末年,金融危机,经济崩溃,汴京一石粮食价格到了五贯!

这個故事告诉我们,金融可以促进商业繁荣,但它有极大的风险,需要敬畏它。

费祎仔细琢磨着李衡的这套办法。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交子,是宋朝时期,四川成都商人搞的。

诸葛亮将《国富论》的文稿递给费祎:“这上面有写。”

李衡道:“丞相英明,下官正有此意。”

费祎痛苦接过来,那表情仿佛在说,丞相,您该不会真的以为下官看得懂吧?

诸葛亮解释道:“济安的意思是,货币本身不具备商品价值,它不能吃,不用穿,它是市场上所有人的一种恒定商品价值的共识。”

“这就简单了,纸币制造成本低,而且更快,朝廷拿着印出来的纸币,通过朝廷的商社,组织百姓修建房屋,置办工厂作坊,参与进来的工人领取月俸。这是对内的建设。”

费祎叹了口气,沉默不言。

“用纸币!”

这个数字是有依据的。

费祎问道:“何为纸币?”

交子最初就是一种存款凭证,后来大家习惯带着这些凭证直接交易,于是在成都快速形成了新的交易媒介。

这一次越看越快,越看越震惊,一边看一边感慨:“好!说得好!说得太好了!”

费祎显得有些急躁起来,李衡今日说的这些,把他的大脑差点干废了。

诸葛亮闭目沉思片刻,说道:“我们可以如此去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