怼完了赵匡胤,刘邦心情舒畅。
“来人了,宣戚夫人觐见!”
刘邦心情舒畅,决定今日要好好宠幸戚夫人。
等他死了戚夫人会有什么下场还不好说,还是要做些安排。
想到这里,刘邦又开始郁闷了。
想要做出安排也不是他想做安排就能做的,人死了也不会再有任何威慑力,也不会在震慑住谁。
刘邦深知最信任的兄弟在关键时刻帮忙,也会被吕雉和吕家收拾。
削弱吕雉和吕家也行不通,如今的吕雉和吕家在朝廷中的地位也不低,削弱了吕雉和吕家的权势,太子登基可就不好说了。
分封之后是对得起子嗣,也对得住跟在身边的老兄弟,就是有些对不住吕雉和吕家,也让刘盈的位置坐的不太稳。
不是刘盈的位置坐的不够稳,刘邦也不会考虑让位,更不会考虑就此放弃。
刘邦也不是什么好说话的,也不愿意成为好说话的那个!
......
王云:“冷静点,大家都冷静点。”
王云:“其实也没有说错,大宋跟大汉比起来,在影响力上也差了点。”
王云:“大宋的后期皇帝还是差的太远了,这也不是不好说的事,还是挺好说的,况且这件事大家都知道,大宋的政策太怂了,对上异族太过于软弱,很少会有喜欢大宋的。”
宋太祖赵匡胤:“不喜欢大宋?为何会有那么多不喜欢大宋?”
明太祖朱元璋:“你认为大宋该被喜欢?不要太好笑,大宋怂到骨子里了,三代皇帝全都是废物,哪怕签订了合议,还是待宰羔羊!”
明太祖朱元璋:“大宋彻底烂透了,压根都不用说理由,想也能想到大宋有多怂,也能想到大宋究竟是到了什么地步。”
唐高祖李渊:“见识过大宋的颓败软弱,还有大宋被异族侵占,怎么都不会有这个想法。”
唐高祖李渊:“大宋彻底颓败了,也是彻彻底底没有希望,妄想着大宋能再次站起来,这怎么可能!”
汉太祖刘邦:“说的也没错,大宋早就软下去,汉朝没有打压匈奴,不是不想打压,实在是捉襟见肘。”
汉太祖刘邦:“给我大宋的军队,还有大宋的将领,在将岳飞交给我,给我十年时间肯定反攻!”
汉太祖刘邦:“不是不想打,是现在打不了,也打不过!怎么会不想打啊!打肯定是想打的,不会出现不想打。”
秦始皇嬴政:“打不了和软弱不想打不同,二者差距很大。”
所有人都在怒怼赵匡胤,赵匡胤也知道惹了众怒,也不敢在废话,默默的全当没看到。
怒怼就怒怼,只要我没看到就没有被怼,这就是赵匡胤的想法。
汉太祖刘邦:“@王云,大汉后来有没有成功抵挡匈奴?”
明太祖朱元璋:“对啊,群主出来说说呗,我也想知道大汉怎么了。”
王云:“大汉挺好的,最开始没有军力,刘邦的后代还不错,后面的几位皇帝都是明君,一直到汉武帝刘彻那一辈....大汉将匈奴打的不敢出现。”
王云:“大汉的皇帝很懂韬光养晦,不是不打仗,是一旦下定决心全面开战就会动狠手。”
王云:“汉武帝刘彻经过了父辈留下来的积累,将匈奴打的抬不起头来,也让匈奴不敢在出现。”
王云:“经过汉武帝的那一代,匈奴也平息了了很长一段时间,还是很强势的!”
汉太祖刘邦:“不愧是我的后代,就是不一样。”
明太祖朱元璋:“那可不是,就是不一样!”
宋太祖赵匡胤:“群主认为大宋后面的皇帝开始变得软弱跟谁有关系?总不能老是将责任都推出去啊!也不能都怪在赵匡胤身上,赵匡胤也很冤枉。”
.......
大汉。
刘邦黑着脸低骂:“还有皇帝比朕都不要脸,不愧是大宋的开国皇帝。”
“大宋后面的皇帝都没有一个省油的灯,从开国就被算到了,从开国就没有一位好惹的,也没有一个是要脸的。”
赵匡胤还敢开口问这句话,重文轻武就要考虑大宋的后代。
光是考虑大宋要怎么传承下去,也不考虑考虑大宋还有外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