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璞心生感慨,他知道这些乞丐们所经历的艰辛和苦难。他想起自己在玉山时的日子,那些美好的回忆如同烟花般在脑海中绽放。他突然明白了一些事情,决定要为他们做些什么。
回到建邺城,郭璞开始四处奔走,寻找帮助这些乞丐的方法。他向一些慈善人士发起募捐,为他们提供食物和住所。在他的努力下,这些乞丐们的生活状况逐渐得到了改善。
时间悄然流逝,几个月后,郭璞收到了一封信。信中写着:“吾等已从玉山迁居建邺,茶场之事已妥善处理。思念君心如焚,盼君早日归来。”信末还附上了钰儿画的一幅画,画中是她和许逊在建邺城的景象。
郭璞热泪盈眶,他终于下定决心要回到玉山去见他们。他收拾行囊,告别建邺城的友人,踏上了归途。
在玉山,许逊和钰儿等待着郭璞的归来。当他们看到郭璞的身影时,都忍不住奔向前去拥抱在一起。
“你终于回来了。”许逊笑着说道。
“是啊。”郭璞感慨地说道,“我回来了。”
在玉山的山脚下,许逊和郭璞终于相见了。他们紧紧地拥抱在一起,感受着彼此的温暖和重逢的喜悦。
“郭璞,你终于回来了!”许逊激动地说道。
“是啊,我回来了。”郭璞笑着说道,“我一直在思念着你们,这段日子里,我无时无刻不在想着能够回到玉山,回到你们身边。”
他们互相打量着对方,眼中都流露出深深的关切之情。许逊注意到郭璞消瘦了许多,但他的眼神却依然炯炯有神。而郭璞也发现许逊变得更加成熟和稳重了。
他们三人围坐在山脚下的石堆旁,聊起了过去几个月的经历。郭璞向他们讲述着在建邺城的所见所闻,以及他如何帮助那些乞丐们改善生活。许逊则向他诉说着茶场的事以及他与钰儿分别后的思念之情。
“郭璞,这次多亏了你帮忙处理茶场的事务。”许逊感激地说道,“否则,我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别客气,我们是朋友嘛。”郭璞摆了摆手说道,“只要你们都好,我就放心了。”
他们又聊了一会儿,渐渐天色渐晚。许逊提议一起上山,去祭拜师父和师母。郭璞和钰儿都表示赞同,于是三人一同向山上走去。
在师父和师母的墓前,许逊点燃了一炷香,默默地祈祷着。郭璞和钰儿也恭敬地鞠躬行礼,表达着对师父和师母的敬意。
祭拜完毕后,他们在山腰处找了一片开阔地,准备享用晚餐。钰儿准备了一桌丰盛的菜肴,其中包括了师父和师母生前喜欢的食物。他们一边品尝着美食,一边欣赏着山间的美景,享受着这宁静而美好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