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恒的军帐要比两人想象之中的还要简洁,这也充分体现了一名将军的干练。
“圣上,还有居公子请坐吧,军营里比较简陋,如有招待不周之处,还请两位多多海涵。”
一边说着,傅恒亲自为两人倒上了茶水。
温若曦由于已经习惯了众人恭敬的态度,只是礼貌地点了点头。
而居楚则是连连向傅恒道谢。
“傅将军,情况紧急,还请说说详细军情吧。”
温若曦品了一口茶水,随后开门见山道。
“目前我军的整军工作已经完成得差不多了,该有的粮草军械也已经准备妥当。至于玄野军的动态,玄野军分兵占领临安,崇平两城后并未继续起兵,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这不奇怪,玄野军兵力比起我大瀛而言毕竟处于劣势,若是想要一直取得胜利,那就要将精锐兵力集中一处。而这样的话,对他们而言,接下来的进攻方向就变得十分重要了。”
温若曦未加思考就回答道。
“而且,玄野军为了维持占领地区的秩序,每占领一地多少都会分兵来治理当地,这对玄野军的兵力也是一种削弱。”
当然,对当地百姓而言就是一场噩梦!
居楚在心中补充道。
“二位所言甚是,依末将之见,广梁道与越安道由于地形地貌的原因,并不适合大军前往,所以,玄野军能够选择的道理只有一条,那就是集中优势兵力,兵峰直取建兴城。”
“建兴城作为我大瀛的故都,其战略意义异常重大,可谓是兵家必争之地,但当下建兴城内仅有守卫不足五千人,想要挡住三十万残暴的玄野军无疑是不可能的。”
“所以呢,末将想要问一问居公子,我军如何做能够取得最后的胜利呢?”
傅恒倒是对居楚十分信任,一上来就向他询问道。
“左相那边的命令没有下达到付将军手上吗?”
温若曦皱起眉头奇怪地问道。
按常理来说,令垣所提出的对策,温若曦已经批准了。
既然如此,那作为出征将军的傅恒应该是知道的啊。
难不成,令垣那边发生了什么不得了的变故。
知道两人误会了,傅恒倒是无奈一笑。
“不不不,令相那边的意思我已经知道了,但这个所谓的‘拖’字该怎么样去理解?是在敌军必经之路上驻扎以迫使敌军与之一战,还是像狗皮膏药一样在敌军身后,每逢敌军攻城之事就背后捅上一刀呢?”
看似一前一后的选择,实质上包含了战略因素的考量。
这个道理,傅恒很懂。
正因如此,他才能猜到温若曦会主动来到军营,与自己见上一面。
说道行军打仗的问题,温若曦一时半会也未给出确切的答复,只能将目光投向居楚。
居楚感觉到温若曦正在注视自己,他细细思考片刻,直言道:“敢问付将军,以你的决断,我军若是全部堆积与建兴城,能否阻敌?”
“敌军正好是我军的三倍,在兵法上已经具备了攻城的人数条件,因此,我认为全军在建兴承孤注一掷,并不是明智的选择。”
傅恒一五一十地回答道。
兵法有云,三倍而攻,五倍而围,现如今玄野军虽不至于来上一出“围城打援”,但仅仅攻城还是绰绰有余的。
“因此,我认为,付将军想要拖住敌人,更好的办法是环绕于玄野军周围,待玄野军攻城之时,付将军可以选择背后袭击,而玄野军调转枪口后呢,付将军可以下令全军撤退,用这种‘敌疲我打敌进我退’的方式,死死的将玄野军缠住,令其进退两难,为我大瀛争取时间。”
“敌疲我打,敌进我退。好啊,居公子说的话,不愧是我大瀛第一智囊啊。”
终于得到锦囊妙计的傅恒别提有多高兴了,就差直接拉住居楚的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