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是武将们打心眼里怯战,而是在他们眼里,这仗并没有居楚与诸位文官想象的那么好打。
玄野军人多势众,且是有备而来,可谓是兵精粮足。
无论谁领兵前去,其结果是输是赢都很难说。
总而言之,没什么把握。
一旦两边陷入了僵持阶段,那朝堂上的某些文官必定会说上几句风凉话。
怎么看怎么不划算……
看着面面相觑的武将们,温若曦失望地朝着居楚望去,小脸上满是阴霾,像是在朝着他抱怨着什么。
居楚无奈地摊了摊手,表示自己也无能为力。
他再怎么说也是个“谋臣”,不是个武将,对行军打仗的细节完全是外行。
根本帮不上什么忙。
这些东西,还是要武将们去做的。
台上的温若曦心中何尝不知道这些,只不过心中扭不过这个弯……
“傅将军何在?”
沉默片刻,温若曦开口道。
一旁的傅恒闻言,再次走出人群,站在众人的正前方。
“末将在!”
“你敢出战吗?”
“回圣上,末将愿意领军前往南方,与敌军决一死战!”
傅恒的声音很大,也很有自信。
“好,傅将军有什么要求吗?”
看到点的将信心百倍的样子,温若曦终于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
“禀圣上,除了粮草军械优先供给之外,再无其他。”
见终于有人能站出来了,刚才的一片寂静又被喧闹所掩盖。
只不过,这是喧闹中多了几分阿谀奉承,同时也多出了几分讽刺的味道。
傅恒并没有理会那些阿谀奉承的文官们,他先是向着温若曦深施一礼,随后迈着大步子离开了大殿。
居楚看着园区的傅恒,还是觉得心中不太踏实。
他轻轻揉着下巴,陷入沉思状。
现在,拥军的统帅确定下来了。
但如何打,在哪打?
战略战术上怎么打都还是未知数。
这么大的问题,不可能单独交给一军统帅来决定。
不过,他很明智地没有在朝堂上开口。
他已经想好了,一会结束朝议,就向温若曦进言,让她单独去见见傅恒。
至于眼下嘛……
居楚连忙向温若曦使了个眼神。
两人之间实在太过于“熟悉”了,她哪能不知道他的意思。
“行了,各位,还是聊一聊傅将军的粮草问题吧!”
温若曦语毕,将目光投向文官队伍。
傅恒带兵打仗,不是直接领着人去南方前线那么简单就完了。
没有粮草的军队,那就是一个个待宰的羔羊,迟早被群狼所吞噬。
此刻,宁东,宁西两道与玄野所接壤的部分基本上已经成为了玄野军的势力范围。
玄野军生性残暴,所到之处片草不生,若是傅恒带着人到了前线,没有粮草,那可如何是好?
见半天无一人站出来,温若曦忍不住挑起眉毛。
“各位,到你们说话的时候了。”
“是是是,下官在。”
直到这时,一位又高又瘦,全身没有二两肉的人走出了文官队伍。
“圣上,下官……下官所征集的劳役差不多已经足够了,但……”
此人说话支支吾吾的,半天没个下文,让人听得很不舒服。
“但是什么?我的治栗内史宁闻宁大人啊,你有话能不能直说?”
温若曦颇为不耐烦地问道。
“南方两道各州县的知州、知县基本上已经跑得差不多了,当地若是无人协调的话,粮草确实很难送到前线将士手上。”
宁闻支支吾吾的回答道。
与古时候各国一模一样的是,瀛国军队也采用了所谓的“属地原则”,即除了屯田的军队之外,其他队伍的粮草由当地来支援调遣。
现如今,南方当地的地方官大部分已经偷偷北上,这让掌管全国粮草大业的宁闻不免有些头疼。
令温若曦没想到的是,偌大的一个瀛国竟然会在关乎家国大事的问题上漏洞百出,以至于陷入危险境地。
只不过,现在不是考虑这些的时候。
“宁大人,关于粮食的问题,你可以从内史府抽调一些人前往南方,待我军稳定住当地局势后再重拾当地政务,恢复粮草供应之路。”
居楚想了想,还是站出来回答道。
在当下这个局面,基本上没几个人愿意站出来。
这个道理,他很懂。
或者说,不懂也得懂……
“众人议论纷纷,差不多都表示此计可行。”
“既然如此,那就根据居楚的意思做吧,行了,退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