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玦向皇上请旨去丰远县赈灾,果然让庸帝龙心大悦.满朝文武也就百里玦最是靠谱,别人要么是能力不行,要么是胆子不行, 不是这不行就是那不行,庸帝看着他们,失望地摇着头.
刘和心里则是“格登”了一下.但是想想百里玦那个时候还没出生,许是自己想多了.
下朝以后,庸帝来到御花园垂钓,刘和侍候在侧.好几次鱼儿咬钩,庸帝都没发现,刘和便知道皇上此刻心不在焉,但是他没做声,擅自揣测君王心思,是上位者的大忌.
果然,良久以后,庸帝说道:“祥仁太后离开朕十七年了,时间过得真快啊!”
刘和给庸帝把茶水续上,依旧没有说话.
“太后的香火供奉没有断吧?”庸帝问道.
“皇上放心,一直供奉得很好.”刘和回道.
“这次丰远县遭此大灾,朕心里也是有些忐忑,时常在想,到底有没有老天在看着.”庸帝扫了一眼刘和.
刘和心里一惊,忙跪下道:“皇上坐在龙椅上就是天意,老天定会庇护皇上的.”
皇上看着湖里游来游去的鱼儿,道:“你看这些鱼,我不想理会它们的时候,它们便以为自己就可以随心所欲,其实并不知道,它们的生死只在朕的一念之间罢了.”说完又向湖里洒了些鱼食.
刘和心思电转,想着自己近来可有什么越矩行为,好像并没有,看来是皇上想要震摄一下自己而已,他暗中松了一口气.
“起来吧,地上凉,你岁数也不小了,别动不动就往地上跪,不知道的还以为你心虚什么呢.”
“谢主隆恩.”刘和起了身.
“即便真的是天外有天,我现在位居龙位,也不是上天想动就能动的,可见权力还是管用的.”庸帝再次甩下鱼钩.
“这次百里玦自动请缨去丰远县,你怎么想?”庸帝看着湖中的鱼儿问道.
刘和略做思索,道:“百里大人为圣上分忧,实乃肱骨之臣.他此去丰远,定能替圣上安定民心,救民于水火.”
“嗯,朕也觉得他能力不俗,且又是个文官,想来不会有什么事.”
“皇上圣明.”
“好了,扶朕去御书房吧,他一走,朕又要辛苦批折子了.”
“圣上保重龙体.”
湖中的鱼儿没了打扰,四散游开,湖面又恢复了平静.
刘和下午回到住处,见莫雨心还没有回来,便盘腿坐在榻上,回想着庸帝今天说的话.
伴君如伴虎.
祥仁太后故去多年了,皇上突然提起,是因为想念,还是因为想敲打他呢?
皇上到底是因为自己这一身武功,还是因为怕他留下证据而没有下杀手呢?
那到底要不要给自己找个保命符呢?
谁又是可信的呢?
一个不小心,就有可能弄巧成拙,死无葬身之地.
正在闭目思忖间,莫雨心回来了.
她先是给刘和沏了一壶茶,然后便坐到一旁,开始她日复一日的女红.
低眉敛目,性格温顺,永远一副无所求的样子.
“两日后,百里大人要去丰远县,我去同他说一声,想来带上你问题不大.”刘和喝了口茶,对莫雨心说道.
莫雨心放下手里的活计,起身给刘和施了一礼:“让刘总管费心了.”
刘和以前觉得莫雨心可能是庸帝安在他身边的眼线,后来又觉得不像.
二人虽是名义上的对食,但是刘和从来没对莫雨心起过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