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这事情还要追溯到清朝时期慈禧那老东西掌握朝政的时候,当时同治皇帝十九岁的时候得了天花,本来这种小病御医还是能搞定的,但慈禧对这个不听话的小皇帝心生瑕疵,娶个媳妇都不顺她的意,加上同治年纪慢慢大了,对她老人家的政权地位很有威胁,就有了铲除他的想法,遂不让御医医治,非说这天花和麻疹一样要自己照顾,结果这个老女人硬是让同治喝了一个多月的废药,同治在痛苦了一个多月后一命呜呼。
当时的太医刘璇玑,是医药世家的传人,妙手仁心,见自己没能治好能治好的病,心下很是愧疚。
当时的皇权思想还是很重,刘璇玑就因为同治的死夜不能寐。
隔日就去拜见皇后,他知道皇后是真心喜欢同治并且不惧怕慈禧的,就问,他能为同治皇帝做些什么。
皇后是和同治两情相悦的,同治死后她还因为质疑慈禧被毒打了一顿,见太医问起,她也感叹自己将命不长久,只是希望自己死后能和同治合葬,用阴阳木做棺,生前不能长相厮守,要在死后万年同守。刘璇玑放在了心里,而不久以后,慈禧也确实找了个机会,弄死了皇后。
刘璇玑心灰意冷,一次回家省亲的时候,当地官员为其大摆筵席,阿谀奉承,其中却是来了不少当地名流,前来祝贺。这官员平时鱼肉乡绅拆间耍滑,自然颇有眼术,见刘璇玑闷闷不得志,就挖空心思来问,刘璇玑本就心情郁闷,加上那官员美酒谗言,刘璇玑就多少说了些。
那官员听的个迷糊也不是刘璇玑说错的,反正官员听成了慈禧老女人想给同治短命鬼弄个上好的阴沉木棺材,最好是金丝楠木的。这官员平日溜须拍马,阿谀奉承还不就是为了升官发财?听刘璇玑这么一说,此狗官当时就高兴坏了。
原来他买官之前正是个地下夜行贼,盗墓之事那是顺手拈来,偶尔也能碰上地下的阴沉木,但历史上的阴沉木属于皇室专用,大多皇帝当权时在民间出现也会强征暴敛,轻则加勉,重则扣上盗墓之罪。
在清朝初年,话说乾隆南游,就有一当地大户庭院重建打地基的时候挖出一棵普通樟木的阴沉木,当地知府为了取悦乾隆,硬是把那大户扣上流寇盗墓贼的罪名。从那以后,人间即使出了阴沉木也大都藏起来以留后世。谁都不想费力不讨好。阴沉木这种东西,年头越久远越值钱。
李三说到这里还有野史里继续戏说乾隆的架势,我说三叔咱就别说没用的了,就说那刘璇玑误导的狗官干吗了究竟。李三这才面色复杂地叹了口气,继续说了起来。
原来那狗官以前干盗墓的时候,曾经在阜城三府衙门附近盗过墓,阜城就是现在的安徽阜阳。
就在那里,挖出了一大株金丝楠木的阴沉木。因为体积大,密度大,几十个人几乎不能挪动一步,加上以前的教训,狗官根本不敢让它见到太阳。不过,现在刘璇玑这么一说,他感觉,自己飞黄腾达的日子终于到了,以后成王拜相的,就靠这死沉死沉的木头了。
狗官终究谨慎的很,当下只是说帮忙打听下,没有应承。
后来,狗官亲自去了阜城,找到了以前自己盗墓的地方,果然找到了那深埋地底的阴沉木,他想的是先弄出来,找工匠直接打造成雕龙刻风的皇棺后再亲自送到京城。
奈何工程太大,等完工的时候已经到了八国联军侵华的乱世。
狗官身在外地,也被乱世牵连,丢了性命。他身边的大管家一直跟随左右,后来恢复盛世,想完成主人遗愿时,却发现原先的地底已经因为地震改变了地形,再也找不到了。
临死的时候他根据记忆画了一张地图,分成三份,交给自己的三个儿子,让他们以后在有能力的时候一定要把这个皇棺挖出来,让其得见天日。
最后又由于各种情况,这三张地图并没有在三个儿子手中停留,而是辗转到了外人手里。因为中国一直战乱,到了现在,身为后人的李三才到了这里,准备让那皇棺重见天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