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照现有技术,我们的人工智能,这三个方面,都难以达到。”
他的发言结束,场面顿时显得有些尴尬。
然后,另一位专家发言。
这是一个中年人,戴着无框眼镜,显得很是斯文。
“依据哥德尔不完备定理,强人工智能是不可能实现的……”
1931年,库尔特·弗雷德里希·哥德尔发表了一篇影响深远的论文。
我们今天一般笼统的把论文中提出的定理称为“哥德尔不完备定理”。
哥德尔定理对计算机科学有重要影响。
在一阶逻辑里,定理是可递归枚举的:你可以写一个程序,它能列举出它的全部有效证明。
我们可以把这个结论加强成一个递归集:能不能写出一个能在有限时间里判断一个命题的真假的程序?
而按照哥德尔定理,通常情况下是不可能的。
场内,听到这里,赵世鑫有些忍不住了。
对方刚一停下,他就站了起来,“这位老师,我说说我的观点。”
然后,不顾对方向他们这边投来的诧异目光,自顾自地说道: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完备性定理都被作为一种有力的反人工智能的依据。就像这位老师所认为的,不完备性定理揭示出,强人工智能主体无法进行真正的思考,而与此同时,人类的思维没有受其限制。
但是实际上,情况并非如此。
我们现在需要解决的,就是要让人工智能获得和人类思维进化一样的突破,我认为,最重要的不是其在思维能力方面的突破,而是这两点,其一,拥有遗传能力,其二,进化。
毕竟,一个没有进化能力的电脑,根本无法在未来的人类社会中生存。”
秦光见此,有些惊叹,不知赵世鑫是什么时候接触到人工智能领域的,不过,他的这番话,还真有些真知灼见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