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会之后,沈玉隐隐觉得不对劲。
林思慧和鲍云怎么站在一条线上?
但是从两个人刚刚的观点来看,也的确不无道理,他们所说的担忧,虽然与自己的观点不同,但确实是投资人思考问题的逻辑。
他忽然又想到方磊提的,必须要百分之十八的股份。
他沉思起来。
第二天上午,沈玉正在办公室思考着投资人引入的事,李明敲门而入。
“沈总。”
“李明,坐。”
沈玉指了指沙发。
坐到沙发上,李明开口道:
“我找您商量点事,沈总。”
近几个月中药材事业部的营收增长得比较快,而且自从李明接手后,就一直扩张得顺利,沈玉对李明很满意。
“请讲。”
李明清了清嗓子说:
“近几个月中药材贸易一直快速增长,对接的渠道也越来越多了,我这边人手有些忙不过来,我想再招两名销售人员。”
“这没问题。”
沈玉笑着说。
业务增长,当然需要更多的人维护和拓展。
“还有一点,沈总,我们的营运资金,能不能再多分配一些。您也知道,商业业务,常常需要存货,一个是把握新订单的机会,另一个也方便我们根据药材的价格变化,调整存货结构。便宜的时候我们多储备一些,等价高的时候再卖掉,少储备一些。”
“完全没问题,你做一个预算,大概增加多少,发给我。”
“我已经做好了,沈总。”
李明笑着站起身,走到办公桌前,将一份文件递到沈玉面前。
“看来是有备而来啊。”
沈玉呵呵笑了笑,从李明手中接过。
他看了看。
上面用图表的形式,展示了最近业务的增长金额与速度和经销商的扩张数量增长的曲线图。
后面又经过计算,得出了一个预期需要两千万的数额。
他想了想,将抚心丸的销售额与新建产能的预投资金对比了一下,开口说道:
“李明,这样,我先配给你一千万。等后续抚心丸的销售回款到账,我再陆续给你分配,两千万我认为是没问题的。”
李明犹豫了下,笑着说:
“沈总,一千五行不?”
“你小子,还讨价还价。”
沈玉又想了想。
“一千一,最多了。”
“沈总,一千四!”
沈玉摇了摇头。
“李明,真的配不了那么多。”
李明笑嘻嘻地来到沈玉身后,给沈玉揉着肩膀,说:
“沈总,一千四,一千四,您给我的钱越多,我赚回来的越多。”
沈玉笑了笑。
“你小子,怎么还学会这一套呢。这样,我最多会给你配一千二,多了我真的没有了。”
“真不能再多啦?”
“真不行,李明。”
沈玉摇摇头。
李明踌躇片刻,开口道:
“也行!”
说罢,李明收起手,走到办公桌外。
“就捏这么两下啊?”
沈玉佯装生气地说。
“沈总,我这不是着急回去忙工作嘛,不,应该说是给您赚钱。”
李明嘿嘿地笑了笑。
沈玉竟无法反驳。
“沈总,我走啦。”
李明笑嘻嘻地走到门口,推门而出。
沈玉笑着摇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