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节时候,齐王正在宫中。与皇帝一同过节。寒食节朝中休假,当天宫中禁烟火,食用的都是提前准备好的熟食。
寻常人家在寒食节吃的都是事先备好的冷食。但宫中虽不用明火,吃的也是备好的食物,但有些菜肴用温泉水一些洛州周边近况。洛州有行宫花园,但皇帝有段时日没去了,说着说着勾起些怀念。“……笙儿也许久不来京了,她近来可好?还是那样么?”齐王挤出一个笑容:“还是那样,常常吃斋念佛,爱穿僧衣道袍。估计是再回不到从前了。幸好如今孩子们都大了。”皇帝感慨:“从前小时候,长昌公主常常带她来宫中。我们几人常在一处玩的,谁能想到会是如今这样。”齐王的父亲是先帝的弟弟,齐王妃的母亲是先帝的妹妹。他们都是打小的交情。有段时间,先帝还动过心思,想叫长昌公主把女儿嫁给太子,但长昌公主婉拒了,最终为女儿选定了旁支王爷齐王。那时候太子还在,他们几个亲兄弟间还兄友弟恭。听闻李笙儿订婚的消息,他们还很是惋惜了一番——以李笙儿的姿色才情,配一个平庸的齐王太可惜了。只是这是父母之命,先帝没有强求,顺从了长昌公主的意思。谁能想到后幸好李笙儿没有嫁给太子,与齐王举案齐眉才是佳话。后来又过许多年,齐王妃独子年少而殇,她又变了一种样子。再没有人提起她曾与太子相配的话。皇帝出了一会儿神,他那时候也想过,如果他娶了李笙儿会如何。那李笙儿如今就不是齐王妃,而是他的皇后……一想到皇后二字,皇帝立刻收回心神。他不再提家事,转而问起吐蕃使臣的事。齐王收敛神色,把接下来的日程安排一一详细重复一遍:“初五日入城,初七日献礼,在紫宸殿宴席。初八日去护国寺观佛骨。之后两日游鹿苑。”皇帝微微点头,对他的安排表示赞许。这次吐蕃派了近两百人入京,加上随从奴仆马匹,浩浩荡荡一大队人。领头的使臣是如今吐蕃赞普的表兄,吐蕃的宰相,地位尊崇,所以皇帝特意命齐王协助礼部和鸿胪寺接待。齐王又说:“陛下,已经得了消息,吐蕃这次入京来朝,大约是想为赞普求娶王后,与我大盛联姻。”皇帝放下筷子,他之前多少就有预料,这次必然会议联姻之事,但心里到底有些不痛快。“等吐蕃人话愈加小心:“臣是担心……他们这次如此声势浩大,又由宰相亲自来朝,只怕是想求娶一位身份高贵的女子。”皇帝闭眼扶住额头:“行了。先不提这事。”齐王看他神色疲倦,连忙问道:“至尊可是御体违和?臣这就去叫太医。”皇帝摆手,他不年轻了,如今已有四十二岁,年龄上去之后得了和先帝一样的头痛之症。平日还好,若是劳累心烦,就会发作。这两年灾害颇多,先是大水,后是大旱,北边有虫灾,南边有瘟疫。一轮又一轮,没个清闲时候。更糟心的是,他至今还没有皇子。“只是疲乏而已,”皇帝起身说,“你陪朕去宫苑走走吧。正好今日寒食节,宫人都在花园里耍秋千,什么花样都有,我们看看去。”
齐王应声随皇帝出去。皇帝,齐王各乘一辇,赵谛听等太监宫女陪伴,一行人向宫苑而去。此时春光正好,宫人们在高耸的古槐之间绑了好几个大秋千,最高秋千的绳子有近十米长,缠着彩带装饰。身姿敏捷的伶人站在千秋上,先慢慢摇晃,之后越荡越高,在众人的惊笑声中,几乎要飞过宫墙衣袂飘飘直入云霄。荡在秋千上的宫人远远瞧着皇帝乘辇而来,一个燕子飞身拽住绳索,踮起脚尖飘然落地,轻盈飘逸。皇帝远远瞧着,只看到她像飞鸟一样毫不费力,纤细轻盈。他看了不觉露出微笑。等到近前,郑贵妃领着宫人向皇帝行礼。皇帝挥挥手让她们起身,上前挽住郑贵妃的手,问:“你怎么没有上去玩玩?”
郑贵妃笑道:“妾是贵妃,孩子都九岁了,怎么还能胡闹。”
她亲昵地靠着皇帝,又在他耳边说:“等没人的时候,妾一个人荡给至尊看。”
皇帝笑着拍拍她的手,又问:“刚刚那个荡秋千的宫人是谁?”郑贵妃眼神微闪,很快道:“是我宫里的一个宫女,叫纤纤。”她把人唤过来。皇帝打量着纤纤,她看起不出的精气神。“纤纤,人如其名,”皇帝赞道,“不过你刚刚飞下秋千的样子,更像只燕子,你以后改名就叫燕姬。”燕姬两颊绯红,不知道是激动还是刚刚荡秋千的缘故,她垂着头磕头道:“谢陛下赐名,奴婢不胜感激。”皇帝叫人把她扶起,又叫她上秋千架去再耍几个花样。燕姬果然技艺非凡,在高高荡起的秋千上翻身舞动,看得人连连惊呼。连齐王也在一边,也忍不住对皇帝赞叹道:“我看杂耍多年,还没见过如此出神入化之技。”皇帝微微点头,夸道:“此女不凡。”郑贵妃看皇帝的神色,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不过她也不在乎了。当年她生下三公主,皇帝十分失望,她差一点失宠。幸好有大姐为她出谋划策,招了几个胡姬到永晖宫来,又提拔些女官,总算把皇帝的人给留住了。后来三公主渐渐长大,皇帝这些年除了又添一个四公主,再无子嗣,她在后宫的地位越发稳固,没有人能超过。虽然根本不是威胁。这样的小角色,皇帝转头就会忘记。他们正看着,另一群人又走了过来。原来是淳安大公主带着三公主过来了。淳安公主一见齐王,立刻向他行礼问好。三公主却扑向皇帝:“父皇,我也要上这个大秋千!大姐姐不让我上去!”()?()皇帝哈哈一笑,抚着她的头:“你还小呢,让宫人陪你去玩矮点的秋千。快去给王叔行礼。”()?()
三公主是郑贵妃的女儿,从小备受宠爱,很是调皮,看到齐王在父皇面前恭恭敬敬的样子,她并不当回事,随便行个礼就去找宫女玩了。()?()
齐王在这两个公主当中,当然更喜欢淳安大公主。她今年满十九岁,在大盛宫中这个年龄还未嫁的公主实属少见,所以宫中一定要赶着今年给她完婚。
?本作者崔罗什提醒您《九重春》第一时间在.?更新最新章节,记住[(.)]???.の.の?()?()她生得很像文昭仪年轻的样子,白皙柔美,待人和蔼,对犯了错的宫人也很宽和,不是大错从不严厉责罚,宫中无人不喜欢她。
“王叔,小霜儿近:“她很好,每日读书,很是刻苦。”淳安点点头:“我这里有些东西,劳烦王叔回洛州的时候带给小霜儿。”齐王当然应下。他想起元令霜在他临行前说过,想要来看看大公主,但是这话他不想问。一开口,不就成了他的责任了?他只想假装忘记,在淳安面前一字不提。等回去之后,再找个借口糊弄一下养女便是了。淳安公主又看看不远处的三公主和皇帝:“也不知道如今小霜儿长什么样了?宝儿虽然可爱,但我总记得小时候的小霜儿,比宝儿更加可爱。”她说的宝儿就是三公主,小名宝儿,大名元令宝。齐王笑道:“下次我请画师为霜儿画一幅像,带:“我想让小霜儿回。只是求王叔在父皇问起的时候,为小霜儿说几句好话。她毕竟也是王叔的女儿,一向恭敬侍奉。求王叔看在八年的情分上……”齐王连忙截断她:“公主,不必说求字,我知道了。”他心中暗暗愧疚,但又松了一口气,既然大公主愿意去向皇帝开口,那就不关他的事。只是帮元令霜说几句好话,他还是能做到的。这天晚上,皇帝宿在永晖宫,宠幸了宫女燕姬。一夜之后,燕姬从普通宫女升为宝林,仍在永晖宫居住,但从宫女房中搬去偏殿,又添了小宫女服侍。郑贵妃并没有见她,只是她身边的嬷嬷过去教育了她几句。几日后吐蕃使臣进京,在向皇帝献礼之后,果然提起联姻之事,希望为赞普求娶王后。这件事一下子传遍宫廷内外。因为以前曾有过选宫女赐封号,嫁给吐蕃的旧例。这一次大家都不知道会如何。这天晚上,皇帝又宿在永晖宫,却没有召新宠的宝林燕姬。他只与郑贵妃一处休息,一边让郑贵妃为他揉着额头两侧,一边与她闲话。“至尊今天怎么不找燕姬了?”郑贵妃半真半假半含酸地嗔怪。
皇帝笑了一声,他知道她没有真吃醋:“怎么?你还怪朕了?不怕朕现在就去找她?”他也半羞半恼半逗趣地回答。“可别去,”
郑贵妃柔柔地说,“我看至尊今日头疼,还是在我这里对付对付吧。”
皇帝叹了一声握住她的手:“朕心里烦。”这些年他有时候也会和郑贵妃说一些前朝的事,并不是完全避讳她。“吐蕃使臣这次是铁了心想要一个真公主。至少得是正儿八经的元氏公主。不能用宫女糊弄。”郑贵妃脱口而出:“我们不是正好有一位该准备议亲的公主吗?”皇帝睁开眼睛:“谁?”郑贵妃笑了起切回宫中一下今天评论前一百依然有小红包掉落(昨天忘记发了今天补上如果大家觉得追文辛苦可以先看看完结文,我的完结古言《清沅》,和这本不太一样的故事哦*感谢在2022-03-0118:00:00~2022-03-0218:00:0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一首小夜曲、新新1个;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榭川、lovdsenseoflose10瓶;梣其青5瓶;岁月静好、莫莫家、不知名读者1瓶;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