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再次勉励了几句,便问道:“慕容,你是清河县人士,最近京都盛传的那首名作,听说是从你们清河县传来的?”
杨慕容听言,顿时脸色微变。
细数最近流行的诗词,要论传播度,只要他那大侄子作的望江楼见伶人有感最高。
这首诗不仅热度高,甚至还带火了水仙居的名声。
如今,京都十八里街的水仙居,更是凭借这首诗稳压其他青楼一筹。
即使是清河县那灯船上的分店,现在也是京都一众风流才子打卡的必去处。
“老师,那首诗正是出自清河县望江楼!”
王阳明听言,盯着杨慕容,似乎是试探道:“那作者你可认识?”
杨慕容也不敢撒谎,立即道:“那人正是弟子的外甥,清河捕头李长辞!”
“慕容啊,如此重要的事,为何不早与为师说啊。”
“老......老师,您也没问我啊......”
“......”
王阳明听后,也没好说什么。
的确,他近来确实少有关心杨慕容。
后者自然也没有机会和他讲这件事。
“慕容啊,其实那李长辞为师这段时间也听人说起过,书院也派了人调查,回来的人说是清河县的捕快,怎么在你口中却成了捕头了?”
杨慕容一听,立即笑道:“老师,我那外甥近些时日在县里破获了数起大案,如今被我岳父范知县看中,已升任清河县九品捕头了。”
他说时,还专门提了提他岳父范辛海。
之所以如此,还是想让王阳明知道他也不是个白丁。
家里还是有点东西的。
倒不是因为他觉得王阳明嫌贫爱富。
而是近年来他实在没什么事能拿的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