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33看书网 > 抗战之红警无敌(1-940) > 第286节

第286节

面对陆海两军提上来的扩军提案,时任首相冈田启介头疼不已。

现在的日国可养不起两百万海陆军人!

此时的日国失去了东三省,没有了东三省的大量资源和庞大的奉天兵工厂、鞍山钢铁厂等工业,没有了这块可以肆意搜刮的殖民地,再加上华夏对日国进行了经济封锁,禁止任何与军事沾边的物资流入日国,导致日国物资非常紧缺,连军舰主炮上用上等蚕丝包裹的底火包都得花大价钱从国内资本家手中购买。

可以说失去了东三省后,日国虽然比1931年发展了一些,但却比历史上的同时期更弱。

这便导致冈田启介为首的新一届内阁在议会上否决了军部扩编的提案,只是在法西斯军官团体和海陆军两方大佬的施压,以及国内需要更多的年轻人参军以军备扩张来拉动内需渡过经济危机等多重条件下,冈田启介内阁同意扩编12个师团,其中包括两个战车师团。

海军方面否定了大和级战列舰增添两艘的提案,但同意了超大和级的预研和增加海军实力的丸三计划,主要以建造新式轻巡洋舰和新式重巡洋舰为主,并增加了两艘飞龙级改进型航空母舰的建造计划,以弥补海军装备落后的劣势。

但即使如此,这届政府还是得到了欲求急速扩军的法西斯团体的怨恨,为未来的血腥政变埋下了隐患。.

第857章:列强们的反应

此时正在‘轮椅巨人’罗斯福的新政下兴兴向上走出经济大危机,重新回到世界第一工业国的美利坚也乐意隔海观望,看着华夏和日国这两个国家在远东发生一场全面战争,罗斯福也借此机会,宣扬华夏和苏国的战争以及必定会爆发的‘中日战争’很可能会威胁到美利坚在远东的利益。

借此向国会提出了增加了美利坚在阿拉斯加地区的军事力量和在关岛、菲律宾等殖民地的军~事力量。

而军备的支出也拉动了国内需求,介于菲律宾每年的橡胶、烟草、蔗糖和锡矿产能,美利坚国会很大可能会通过这一法案,让罗斯福在美利坚孤立主义中渐渐拉开一条对外扩张的-路。

相比日国的疯狂野望、磨刀霍霍,美利坚的隔岸观火,英格国则开始审视自己在远东的政策,判断中苏战争结果和给大英帝国带来的_利益。

只是有日国这么一个跳脚的盟友在远东,英格国也知道无论中苏战争谁胜谁败,日国都会对华夏开战,亦如三十九年前的那场甲午战争。

此时的英格国因为首相拉姆齐·麦克唐纳的病情恶化,自愿辞退首相职务,开始了新一轮的议会选举,工党和保守党正在为新首相和新内阁的位子明争暗斗。

而‘登陆鬼才’丘吉尔此时正值再野期,因为1931年的一场车祸,以及国内保守党对他的不信任,丘吉尔要一直到1936年才会重新回到国内政界。

但是这并不方案丘吉尔对远东这场战争的看法。

作为曾经先后担任过大英帝国陆军大臣、海军大臣以及空军的丘吉尔,此时61岁的他在英格国政界也属于元老级别了,而工党对他的支持和信任也让他即使在野也依旧保持着在议会内的影响力。

面对记者的提问,丘吉尔表示了坚定的反苏立场,对布尔什维克的那一套深恶痛绝,但是对‘贸然对苏宣战’的华夏,丘吉尔也表示那个薛霖就是一个疯子,一个远东的疯子,而他统治了一个四亿六千万人口的大国,注定会给这个世界带来灾难,丘吉尔认为这场战争走下很不明朗,同时也希望大英帝国在远东的盟友能遏制下华夏的发展。

毕竟此时的日国,还是大英帝国的盟友,是大英帝国在远东的小弟,一条狗。

相比研究怎么在远东‘搅屎’的大英帝国,法兰西正忙于法属印度支那的战争,在经历了一年多的战争,先后投入了四十万兵力后,发动了四次大型会战,却仅仅守住了法属印度支那南部地区,前线不仅仆从军损失惨重,法兰西远征军的本土士兵也损失惨重,国内的反战气氛有些高涨,好不容易平稳下来的经济危机也开始再次蔓延。

法兰西远征军总司令亨利·吉罗和远东舰队总司令索瓦·达尔朗也遭到了国内的质疑。

但高傲的法兰西人希望取得胜利,于是再次派遣法属印度支那总督帕斯奇尔前往暹罗,提出了以土地换兵力的条件。

这一次法兰西人给出了很优厚的条件,几乎将之前的法暹战争中占据的暹罗的四块领土全部奉还,但暹罗人也知道此时这四块领土已经被中央军占领了,于是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比如武器装备的提供,战争资金的提供,领土完整的保证等。

法兰西人一边大骂着暹罗人的落井下石,一边咬着牙和暹罗谈判,将这些在他们看来很是屈辱的条件变为不那么‘屈辱’。

反正过河拆桥什么的,英、法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就用过好几次了,包括阿拉伯人、印度人、北非人、埃及人在内的众多渴望独立的民族都被他们耍过了。

0 …求鲜花… ……

所以正在筹备对中央军发动更大规模反击战的法兰西根本无法顾忌华夏和苏俄的战争,毕竟法兰西在华夏的租界都没了。

相比英格国的‘搅屎研究’和法兰西的事不关己,德意国却表现出了一丝丝兴奋。

本来和苏俄有着暗中交易的德意国一边将窃取到的苏俄情报传递给华夏,一边和华夏达成了新的贸易协议,将德意国内的一些高精尖的工业机床和部分稀有资源卖给了华夏,以换取mg-42通用机枪、me-109战斗机、p-51战斗机、105毫米火炮、150毫米火炮、新式舰用钢以及三联装火炮等武器装备的生产技术。

……

而华夏北方这几年大丰收的小麦,也在满足内需的情况下出口到了德意志,让小胡子上台时对国民们承诺的‘面包’需求得以满足,填饱肚子、正在经济危机的德意志民众们,对小胡子的支持率也在不断高涨。

在希特嘞的授意下,德军开始扩张军备,德意国内部的数家大型兵工厂加班加点的忙碌了起来。

下注过后,希特嘞静静地期待着华夏在这场战争中的表现,希望能从中得到一个靠谱的盟友。

3月2日,华夏国防军第三军第九师25旅与第九独立骑兵旅在满洲里与苏军展开了一场大型会战,苏军投入了一万五千余人,后续还有从赤塔调集的两个步兵旅,总计约三万兵力,而华夏一方则是调动了一个机步旅和一个骑兵旅,总计一万六千余人。

双方的战场一直延伸,从满洲里到外贝吉尔斯克,二十多公里的战线上,铁与血的战歌正在谱写。

3月3日,苏俄支援远东军区的第五集团军主力部队抵达伊尔库茨克,同日,抵达乌兰巴托的华夏国防军第一军先遣部队,配合骑兵集群,开始对乌兰巴托发动了总攻!.

第858章:乌兰巴托战役(上)

乌兰巴托,曾经的库伦,作为外蒙的政治和经济中心,一直是外蒙最重要的城市,没有之一。

时隔十四年之后,华夏军队再次踏上了乌兰巴托的土地,而曾经繁荣的乌兰巴托,此时也已经化为了一片废墟中的火海。

华夏军队和苏蒙联军超过二十万人在这里鏖战了一个月之久,从冰天雪地的二月份到现在冰雪渐渐融化的三月初,乌兰巴托并没有因为开春而从寒冷的凛冬中走出来,似乎被凛冬的这场战争所冻住“九四三”了。

无论是华夏军队还是苏俄军队亦或者外蒙叛军,都没有感受到春天的到来,惨烈的巷战让他们仿佛置身炼狱之中。

天空之中,苏军远东特别军区的战斗机们正在惨遭华夏空军的追击,装备差距已经产生代差的苏俄空军在华夏空军面前不堪一击,一个月的时间,苏俄赤塔分军区和伊尔库茨克分军区投入了约五百架格式战斗机和轰炸机,但如今只剩下了不到五十架。

苏俄空军战斗机飞行员们甚至出现了拒绝升空和华夏空军作战的抵抗情绪,提出了除非提供能于华夏空军相抗衡的先进战斗机。

但是苏俄的布尔什维克党派已经深入军队,恼羞成怒的远东特别集团军空军总政委列昂尼得越过了空军司令叶利西瓦,以畏战的罪名枪毙了二十个飞行员,随后更是带着一群政委用枪逼着飞行员们坐上战斗机。

但是苏俄的政委们也有不少身先士卒的人,一些会驾驶战斗机的空军政委们纷纷坐上了落后的伊-16战斗机,以身作则。

这才遏制住了空军飞行员怯战的情绪。

但是当他们升空进入外蒙后,所有飞行员都提起了十二分的精神,因为华夏空军已经肆掠在了乌兰巴托到苏赫巴托尔(买卖城)的这一大片空域,只要苏俄空军进入,随时可能会被从云层里突然冲出来的华夏战斗机编队打得支离破碎。

地面上,以骑兵为主的华夏骑兵集群对苏蒙联军发动了一波又一波的攻势,从色尔格楞到乌兰巴托城区,苏蒙联军被逼退的三十公里,留下了数千具尸体,罗克索夫斯基指挥着部队带着上万伤兵撤入乌兰巴托城区,开始了艰苦残酷的巷战。

试图用巷战拖住华夏军队,等待援军的支援。

但马鸿桢果断投入了两万步兵部队紧随着撤入城区的苏蒙联军,将苏蒙联军缠在乌兰巴托无法抽身的同时,用大量的骑兵部队将乌兰巴托外围全部包围了起来,从巴彦察玛尼到包尔诺尔,华夏骑兵已经彻底切断了乌兰巴托守军和买卖城的补给线。

而且华夏空军早已对买卖城以北的铁路和桥梁进行了破坏,苏军支援部队第12军下属的35步兵师和第9骑兵旅抵达买卖城后行军非常艰难,失去了空中优势后,苏军的补给物资和炮兵部队、坦克部队也非常容易遭到进攻。

再此条件下,华夏国防军第一军和第二军在乌兰巴托以南九十公里外的巴彦完成了会师,随后两个军总计超过三十五万军队开赴北上0 …

钢铁履带和橡胶轮胎以及数十万只马蹄踏破了冰雪,在还未完全融化的草原上走出了一条锵锵大道,华夏士兵身穿雪地迷彩服,在卡车、装甲车的运输下,不断拥入乌兰巴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