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距离察哈尔最近的外蒙城市之一,更是作为车臣汗部十七万部族与华夏交易的重要城市之一,西乌尔特城内的华夏人有上千人,还有数百名察哈尔草原和科尔沁草原来的蒙族商人,带来了这两年来华夏巨变的各种消息。
因此西乌尔特城对华夏的了解比较多,对华夏的政策也了解的比较多,在受够了苏俄那一套压榨后,不少人都心向华夏。
土城的城北有一座政府大楼,此时已经被华夏国防军占领了,一个警卫团员的士兵进驻了这里,将这里作为了第一军的指挥部,楼顶上架起了一根根电线杆子,下面的放电报房内发出吱吱吱地声音,与其他部队保持着通畅的联络。
“已经到极限了。”第一军参谋长蓝俊明掀开布帘,从外面走了进来,对指挥部内正双手撑着沙盘凝眉沉思的周玉泽说道:“夜间的温度已经降低到了零下四十度,坦克的油料全被冻住了,根本无法开动起来!”
国字脸浓眉大鼻的周玉泽从地图上抬起头来,看着神色担忧的蓝俊明,沉声开口道:“除了第一装甲师,其他部队全部放弃坦克和装甲车,进入防御状态,以西乌尔特城为中心构筑防御阵地!”
“好的,我这就下去吩咐!”蓝俊明敬礼后从指挥部叫了几名参谋和高级军官,带着这些军官们下去安排部队就地展开,构筑防御阵地。
而周玉泽也从地图桌前直起身子,看着整个华夏北方的地图来回渡步起来。
第一军是装甲军,下属三个装甲师,每个装甲师又下属两个装甲旅和一个机步旅,每个装甲旅又拥有270辆bt-7快速坦克为主的轻型坦克,还有120辆t34/85坦克,以及34辆kv重型坦克,如此算下来,一个装甲师拥有超过600辆各式轻型坦克250辆中型坦克,80辆重型坦克,其他各种装甲车、卡车超过五千辆!
而作为华夏国防军唯一的一个装甲军,第一军拥有的坦克占据了目前华夏国防军总坦克数量的十分之一,可以说是华夏国防军最猛的一记拳头!
但此时,这个拳头却陷入了冰天雪地被冻住的窘境。
然而作为这支装甲军队的最高统帅,周玉泽并没有因失去了装甲力量而感到惶恐和不安,而恰恰相反,他一直很沉稳地在等待着一个消息!
0 …求鲜花· 0
指挥部内几名参谋在地图上忙碌起来,将己方部队和侦查到的地方部队重新标注,以保持情报的及时更新。
而这几名参谋都有些紧张地时不时往通讯室方向张望着。
1月9日下午四点,数个小时过后,参谋在蓝俊明已经回来了,带出去的几名军官只有两名参谋跟着他回来。
几人都略显疲惫,蓝俊明进来后就抱着茶壶给自己倒一杯热茶。
而周玉泽还看着桌子上不断更新的地图,神情沉重。
……0
“他们还没有动静吗?”蓝俊明忍不住上前询问了一声。
周玉泽没有回答,趴在地图上沉闷地如一个闷葫芦般,还是一名参谋轻轻对着蓝俊明摇了摇头。
已经快两天过去了,然而还是没有传来他们要等待的消息,蓝俊明不由也有些闷,伸手解开了衣襟的一颗纽扣。
就在这时,一名联络军官从通讯室内飞奔而出,兴奋得对地图桌前的众人道:“动了!动了!他们动了!”
离得最近的蓝俊明解到一半的纽扣瞬间停止,飞步上前夺过了联络军官手中刚翻译出来的机密电报。
“外蒙叛军七个师!驻乌兰巴托的两个苏军师,总计二十万人全部出动了!!”蓝俊明一扫而过密电后,对周玉泽哈哈大笑道:“连买卖城的两万苏军也动了!大鱼上钩了!”
指挥部内顿时发出一阵欢呼之声,所有人都沸腾了起来。
一直沉闷的周玉泽这才嘴角微翘,右手捏成了一个拳头,一双锐利如鹰的眼睛紧紧盯着地图上在参谋手中不断变化的敌我部队的小旗帜,声若洪钟道:“联络四盟警备部队,准备收网!”.
第829章:第二梯队
“是!”蓝俊明立刻进入状态,带着参谋和联络军官们开始向部队传达最新的命令。
通讯室的十几台电报机很快就滴滴滋滋地响亮起来。
而指挥部内的第一军高级军官和参谋们也纷纷行动起来,脚下似乎生风般行动迅速。
随着参谋们的手在地图上来回标注,一个个颜色鲜艳的小旗子被移动起来。
放松下来的周玉泽拿出了一盒军官特供的香烟,给自己点上了一支烟,吞云吐雾间目光穿透缭绕的烟雾直直地盯着地图上标注敌“七九三”我双方的小旗子。
只见包含了华夏黄河以北、整个外蒙已经大半个西伯利亚的地图上,代表苏俄的红色旗帜沿着西伯利亚铁路线部署,在远东,也就是贝加尔湖以西,就有超过三十万军队,特别是在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与华夏东北交界的地区,苏俄军队秘籍而又庞大,犹如一条长线般将华夏的东北给封锁住了。
而在外蒙,戈壁地区和车臣汗部只剩下少量侦查部队,代表外蒙的绿色小旗子已经在乌兰巴托集结,并且在参谋军官的手下,开始向赛音山达和西乌尔特前进。
代表华夏的蓝色旗帜已经从绥远和察哈尔进入了外蒙戈壁、草原,超过三十五万大军开始进驻外蒙,做好了收复外蒙的准备,而在呼伦湖一带,还有数万大军整装待发。
随着命令的下达,几个小旗子很快从大部队中脱离出来。
这些小旗子都用的是代表骑兵的三角旗,最低单位为旅,而在地图上,从呼伦贝尔盟到哲理木盟,从锡林郭勒盟再到乌兰擦布盟,与外蒙最近的四个省份,四个草原部族全部都被动员了起来!
外蒙有一百七十万人,其中蒙族超过一百六十万人,能动员出超过十万的骑兵部队。
然而无论是苏俄还是外蒙叛军,都只看到了雄赳赳气昂昂进军外蒙被困在冰天雪地里的三十几万华夏军队,却忘了在黑龙江,在察哈尔,在奉天省,在绥远,还有超过一百三十万的蒙族!
作为‘边境’,又是最早被薛霖统合的省份,四省一百三十万蒙族早已被各种新政策统合整顿,关内大量人口产生的内需,让草原蒙族的牛羊有了更好的销路,新的养殖产业被带动起来,无数蒙族人进入了工厂或军队,而在彻底实行边境民兵制度后,四省草原上,每年经过训练的汉子就超过十万人,从十几岁的孩童到三四十岁的青壮年!
而当他们被动员起来,战斗力甚至比懒散惯了的外蒙叛军骑兵更凶狠!
现在,随着从西乌尔特的这间房子里发出的电报迅速飞往各地,早已整装待发的骑兵们开始行动起来,朝着外蒙腹地开始进军!
“呼伦贝尔盟的一个警备骑兵旅已经越过边境线,正在沿着克鲁伦河向西进军!”
“哲理木盟的三个警备骑兵旅已经与锡林郭勒盟的一个警备骑兵旅回合,超过四万骑兵预计两日后抵达西乌尔特!”
“乌兰擦布盟的两个警备骑兵旅已经进入戈壁!”
一份份情报通过密电传回,收复外蒙计划中的第二梯队,超过六万骑兵正在踏过冰封的河面,越过冰原,翻过戈壁,向外蒙深处进军!
“马鸿桢呢?让他过来见我!”周玉泽突然从地图上抬起头,对一名副官说道0 …
“是!”副官立刻敬礼,随后小跑出去传唤这位被军长念到的军官。
很快,一名肩扛少将军衔,国字脸,正气凌然的军人拉开布帘走了进来,隔着地图桌队周玉泽敬礼道:“第三师少将师长马鸿桢,见过军长!”
作为红警系的老人,马鸿桢早在长春会战的时候就是骑兵营长了,收复辽东半岛的时候已经晋升为骑兵旅长,并带领独立骑兵旅支援丹东战事,堵住鸭绿江防线。
他培养了很多华夏国防军中的骑兵将领,比如在川东会战大展身手的王启年,就是他最早带出来的兵,而前段时间在西刺布哩都河之战歼灭了苏军一个哥萨克骑兵团的第四师侦查骑兵营长王阿蛮则是当年王启年在辽东半岛带回来的两个少年之一。
随着这两年第一军部署在绥远和察哈尔草原针对外蒙警戒,部队开始转向装甲集群,马鸿桢的第三师也从原来2.0的骑步混编改编为了装甲师,不过这并不代表着第一军中就没有骑兵了。
作为一个古典兵种,在漫长的边境线巡逻时,骑兵的作用比装甲部队更方便,所以第一军依旧保持了一个警备骑兵旅和一个民兵骑兵旅。
“两个骑兵旅调教的怎么样了?”周玉泽将脑袋从地图上抬起来,双眼直视着马鸿桢询问到。
“随时可以出击!”马鸿桢犹如标杆般站直了身子,抬头挺胸,器宇轩昂。
周玉泽忍不住赞叹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