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33看书网 > 抗战之红警无敌(1-940) > 第265节

第265节

然而无论是秦岭山脉中的西-昆铁路还是巫山中川汉铁路,都比巴蜀盆地内的铁路难修得多,三年内能修通就不错了。.

第785章:元老去世【1】

1934年5月30日,日国元老,曾先后担任日国海军元帅、海军大将,被裕仁天皇赋予侯爵爵位,与乃木希典并称为日国两大‘军神’的东乡平八郎在东京的医院里病逝,享年86岁。

作为日国仅存的两大元老之一,东乡平八郎的去世无疑给日国政治界和军界造成了极大的震动。

特别是海军部,自东乡平八郎这位先后经历了萨英战争、甲午战争、日俄战争等日国崛起的重要战争的海军元老去世,无疑标志着束缚海军的缰绳已经松开了,法西斯主义的领袖北一辉,借此将法西斯势力进一步“三二三”在军中蔓延,信奉北一辉学说的青年军官开始形成巨大的力量!

当薛霖得知东乡平八郎去世的时候,他正在前往沈阳兵工集团内视察新式武器的研发情况,与他一同的,还有华夏政府总参谋部副总参谋长蒋白里先生。

“东乡平八郎也离世了,日国元老只剩下西园寺公望了吧。”蒋白里得到这个消息后,冷呵了一声。

这些日国元老们,都是维新时代的人物,参与了日国的崛起,策划了对华夏的侵略战争,如今华夏正在渐渐重新站起来,准备给这个妄图挑战东亚霸主的小老弟一个深刻的教训,却没想到那些元老们一个接一个的离世了。

“山本权兵卫死了,东乡平八郎也死了,看来也只有西园寺公望能看到这最后一场‘中日战争’的结局了。”薛霖放下情报,戴着白手套的右手轻轻捏成了拳头。

去年薛霖结束了统一战争,完成了对内部的整合后,也是突然传来了山本权兵卫病逝的消息,这位一手建立了联合舰队,提出了对华夏作战制海论,还有六六舰队和八八舰队的‘萨摩派海军第二代’。

“不过日军中还有永田铁山这般的能人,还有你上次说的那个石原莞尔,都是杰出的人才,成长起来,怕是不必这些维新老人差多少。”见薛霖有些凝眉深锁,蒋白里如是说道。

“永田铁山吗?”薛霖想起了那张情报照片,被誉为日国军中第一大脑的永田铁山。

当年的九一八事变就有他在幕后策动,更是提拔了石原莞尔等一批年轻军官,九一八事变失败了,主事人之一的日国陆相南次郎被编入预备役,但永田铁扇依旧在大本营担任要职,已经荣升为陆军中将了。

不过这位号称头脑比石原莞尔还聪明的统制派龙头大哥怕是也看不到最后的结果了。

薛霖可记得,日国法西斯主义之所以彻底上台,就是因为如永田铁山、斋藤实、高桥是清、边锭太郎等一众头脑清醒的日国高层被刺杀,在没有人能压制法西斯军制专政的上台。

虽然日国无论是皇道派还是统制派都是法西斯军制派系,但两派的严重对立,刺杀、暗杀、以下克上、发动军事政变等等行为,清除了高层不少头脑清醒的大人物,同时也让其他派系胆颤心惊,直接将法西斯的权势更巩固。

“说实话,没了山本权兵卫、东乡平八郎等人,这‘最后一战’总觉得少了些什么。”薛霖微微摇头:“日国这一代也就永田铁山和石原莞尔还能看看。”

这些发动了甲午战争的日国元老,没有一个是无辜的。

“总司令、副总参谋长,我们到靶场了。”车队缓缓停在了一个靶场门口,坐在副驾驶上的雷武转头对薛霖和蒋白里两人说道。

两人从车上下来的时候,靶场门口已经沾满了科研人员,以及沈阳兵工集团的负责人谢德远等人。

“总理!”谢德远带着一大群人上前激动道。

周围的士兵纷纷站岗做好警戒工作,而作为贴身警卫员的雷武始终跟随在薛霖身旁。

“听说这次搞出来不少好东西?”薛霖上前与谢德远握手言笑道。

谢德远原本只是奉天兵工厂的一个小管理,在薛霖攻下沈阳的第二天他响应薛霖的号召,收拢了四千多名工人,将这座华夏第一兵工厂开动了起来。

如今谢德远也晋升为沈阳兵工集团董事长,是这座兵工厂的实际负责人。

在谢德远的带领下,薛霖和蒋白里步入了这座位于大山深处的特殊靶场。

“这是我们根据刘氏半自动步枪改进后的新式半自动步枪!”谢德远拿起木桌上的一把红黑色的步枪,兴奋地开始亲自为薛霖讲解起来。

ps:这1.5是第一更,顺便说一下昨天的情况,国庆前做了结石检查,尿道大结石和双肾小结石,然后国庆前碎了尿道结石,双肾结石准备喝肾石通药剂冲下去。

结果昨天吃了晚饭后肋骨下方和盆骨膀胱疼痛难忍,去医院检查,医生说是结石掉落,卡在输尿管和膀胱了,还笑问我是不是俄l罗l斯方块玩家……

得过结石的朋友应该知道结石疼起来有多要命,吃镇痛药都不行,只能去医院打阵痛阵,然后输液才平稳下来,输完液已经凌晨两点了。.

第786章:新式半自动步枪【2】

刘氏半自动步枪是华夏自主研发的第一支半自动步枪,制造人是刘庆恩,因此被称之为刘氏半自动步枪,于1915年在南苑试放,不过后来因为当时国内没有合格的制枪钢材,新式火药国内也难以制造,再加上当时国内新一轮的军阀混战开始,此枪便没了下落。

不过想来也是,当时国内工业基础差,连合格的弹簧都制造不出来,造枪造炮的钢材更是需要从国外进口,唯一能国产的,可能就是枪托了。

不过刘氏半自动步枪作为一款根据华夏人的身体素质制造的步枪还是有很多优点的,一年前薛霖派人从美利坚斯普林菲尔德兵工厂博物馆花大价钱购买15了一支以前刘庆恩送到美利坚试枪的原型枪,并与m1加兰德半自动步枪一同送往国内目前科研力量最强大的沈阳兵工集团进行研究和改进。

而谢德远也没有辜负薛霖的期望,在一众红警工程师和国内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一年的时间就拿出了成品。

等谢德远介绍完了后,薛霖从他手中接过了这支步枪,掂量了下重量。

一旁的蒋白里也神情严肃的拿起桌上的另一把新式半自动步枪,研究了起来。

相比现在华夏国防军主要装备的全长1.10米的m1加兰德半自动步枪,这把新式半自动步枪只有1.025米,净重也比m1加兰德轻了0.3kg,只有4.07kg,子弹初速略逊于m1加兰德,只有760m/s,不过弹容量比m1加兰德多,一个弹夹足足有十发子弹,战斗射速达到了50发/分钟,有效射程400米,最大射程1500米!

薛霖看了看标尺,上限是1000米。

也是,对于手持半自动步枪的普通士兵来说,优秀的射手也许能打中600米甚至800米开外的敌人,但是一千米以上,还是交给更专业的狙击枪和精英狙击手来做吧。

这支半自动步枪的整体数据有些偏向56式半自动步枪,相比从单栓步枪直接发展过来的m1加兰德,优秀不少,具有重量较轻、射击精度好、机构动作可靠等优点,非常适合身材相对瘦小的人种。

相比社会化程度高的西方人种,华夏人才刚走出内战,很多人连饭都吃不起,身体普遍偏弱,这也是薛霖在主政东北的时候就开始大力建设奶牛场和牛奶养殖基地,免费给上学的孩子们供应牛奶、牛肉和鸡蛋的原因。

“综合下来,是款性能十分优秀的步枪啊!”连蒋白里也忍不住发出一声赞叹。

“我能打个靶吗?”蒋白里迫不及待的看向谢德远。

“当然当然,您请!”谢德远知道到了最关键的部分了,也激动起来。

嗙!嗙!嗙!嗙!

靶场上,52岁已经两鬓斑白的蒋白里戴上了专业护具,其打靶的专业程度丝毫不属于年轻士兵,在谢德远的指导下,给新式半自动步枪装上弹夹,先是一发一发的单点,打完一个弹夹后,装上第二个弹夹,开启了连射模式。

“想去?”薛霖看身旁的雷武和警卫员们有些渴望的样子,笑道:“你们也去试试吧。”

这些警卫员都是最精锐的红警士兵,能最有效最直接的向薛霖反应这款步枪的好坏。

雷武兴奋的点了点头,吩咐一半警卫留下负责警戒,带着另一半警卫拿起桌上那第一批还未命名的新式半自动步枪走上了打靶位。

清脆的枪响开始在靶场里接二连三的响起。

薛霖是继续观摩着,知道一声系统音在他大脑中响起‘系统提示:扫描完成,新式半自动步枪添加完毕。’

扫描620完毕代表着这款历史上没有出现过的步枪录入了红警系统,随时可以开始大规模生产制造。

不过看着雷武和蒋白里他们打靶的样子,薛霖也有些手痒痒,拿起了桌上的7.62毫米子弹。

一边装填的时,薛霖观察了一下新式步枪的子弹,这是7.62x39mm的步枪子弹,而m1加兰德半自动步枪是7.62x63mm步枪弹,以前镇北军的制式步枪莫辛纳甘则是7.62x54mm的步枪弹。

子弹口径虽然一样,但底缘不同,是无法使用的。

薛霖开始思考国防军大规模换装所需要承受的后勤压力和经济压力,毕竟子弹口径的制式化和独特化是一个大国必须做出的抉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