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33看书网 > 抗战之红警无敌(1-940) > 第230节

第230节

看着窗外那些数以万计被征召起来参与后勤运输的壮丁们,没有其他军队的后勤壮丁中出现过“二六零”的情绪问题,也没有任何不满,每一个人都是在用自己最大的努力为镇北军服务。

即使天色已经渐渐暗淡下来,机场通往徐州的道路两旁灯如龙的灯火下,依旧有无数壮丁民夫运输的身影。

这样的景象,让龙云很震惊。

他从未见过民众如此自发的组成一支支后勤运输大队,即使在当年的第一次护法战争中,在蔡锷将军的领导下,也没有出现过。

特别是当车队路过的时候,壮丁民夫们会自发停下来,瞩目着这支车队。

即使隔着玻璃窗,龙云也能看到他们眼中热切、崇拜的目光。

这是一群怎样的人啊?龙云忍不住在心中对自己问道。

“很奇怪吗?”薛霖的请问将思索中的龙云回过神来。

他看向薛霖,只见后者年轻的面庞微微带着笑意,泰然自若地坐着,一股稳如泰山的气势扑面而来,犹如一座高不可攀的山峰,压得他快喘不过气来了。

这个年轻人,今年才二十岁,比自己的儿子还小好几岁,却已经快是整个华夏的领导人。

他是那么年轻,年轻的让每一个第一次见到他的人都赶到不可思议,感觉是老天爷开的玩笑,亦或是武曲星下凡!

年仅双十,气势沉稳,行事雷厉风行,有一股大将之风;却对政治有着别样的见解。

看着薛霖微微散发的王者气势,龙云似乎明白了什么,他抿了抿嘴唇,询问道:“总理,这就是民意吗?”

“这些都是就地招募的民夫,他们中大部分人都是被宣布回复自由身后,自愿留下来成为后勤民夫的。”薛霖刚说完,车队也停了下来。

“走吧,进去说。”薛霖率先下车,龙云也紧随其后。

一行人走入了徐州总指挥部内,这里是整个镇北军的战时指挥中心,徐州会战结束后,就从枣庄搬入了徐州城,如今龙云等人步入指挥部的时候,这里也到处都是忙碌的人影。

各部门的参谋、军官们在忙碌的整理着各自的文件,统一整理后装上车辆,然后送入南下的火车上。

“今晚是最后一个在徐州的夜晚了。”蒋白里走在龙云身旁,为他讲解道:“总指挥部已经决定在八月下旬进行渡江战役,所以总指挥部也要搬到更靠近长江的凤阳。”

龙云心中一惊。

已经准备对长江发动总攻了吗?

只要大军渡过长江,听从南京政府……现在应该叫广州政府了。

听从广州政府的省份只怕不会剩下五个。

除了广州、江西、湖南三省,镇北军已经攻入了湖北、福建,只要百万大军完成渡江,浙江、福建必定易手!

转眼间,广州政府的局势比之北伐前,更加危险了!

当年北伐,广州政府准备不充分,投奔过来的军阀部队都是安排驻地,让其自筹军费,由此让军阀们在北伐后的南京中央政府中也存留不少。

但镇北军却不一样,他们的装备、军饷、后勤补给全部都有专门的部门统一负责,军事主官不得插手,不准私自招募兵员,更不准向地方政府索要税收,而且军官们都是每三年一调,很难形成小团体。

这样的最终结果就是,北方军队从黄河一路打下来,没有任何一支军阀部队还保留着。

四川的刘文辉、邓锡侯、刘缃等人都被军政分离了,陕西的杨虎诚也选择了从政,将军队交给了镇北军后身心都投入了陕西的建设中,薛霖任命了复出的李云龙在西安组建第十一军……

众人来到了作战室,此时的作战室已经搬得差不多了,只剩下几张椅子。

“来来来,都坐下。”薛霖拉着龙云的收在桌边坐下。

孔佩玲为众人一一添茶。

龙云双手接过茶杯,有些坐立不安,不知该起身还是如何是好,直到见到蒋白里和陈震等人都习以为常,才镇静下来。

薛霖身边这位新女秘书的身份虽然不是人尽皆知,但龙云还是听说过一些秘闻的,比如当初曲阜事件后,薛霖带着那部以烈士之名命名的法案南下时,就是在上海和蒋委员长的府邸与这位姑娘……

“龙省长,之前答应过的禁烟资金,已经到了重庆,随时可以入滇。”薛霖的一席话让龙云回过神来。

“多谢总理!”龙云连忙起身,将茶杯放下,向薛霖深鞠躬道:“我代表一千四百万滇省民众,以及无数被烟患迫害的百姓,谢谢总理!”

这可是三千万的禁烟资金,还有从北方调过去的一千万吨低价粮食,以及各种耕种农具、各种农作物的种子。

就是为了彻底除掉害人的大烟!

“志舟严重了!”薛霖称呼起龙云的字来,将他亲手扶3.5起来,语气沉重的说道:“禁烟可不仅仅是你们云南的事,更是我们全华夏的事!”

“大烟的危害大家都有目共睹,当年英格兰人就是靠着大烟的输出让我们一代代人中出现了数以百万的烟鬼!国家要强大,必须将大烟彻底禁掉!”薛霖语气森然斩铁,隐隐透露着一股杀意。

“云南是烟患重地,所以我跟李渡讨论过后,决定向北方议会提交申请,给云南争取到了两年免税三年半税的鼓励政策!”

“不仅是云南,贵州和广西也是,必须让贫瘠的西南民众从新找到生计,禁止种植大烟作物后,也将在这三个烟患最严重的三省实行免税和版税的鼓励政策!”薛霖一席话落下,引得满堂喝彩…

第667章:四海通达【4】

西南的烟患到了何等地步呢?

辛亥革命后,割据一方的军阀们对鸦片的高税收无不垂涎三尺,西南四省最为严重,甚至一度出现从宜昌至重庆两岸“繁英硕果,累然千里”的景象。

早年各地军阀截留税款,西南各省中,云南和贵州是最穷的省份,但这两个省却几乎年年都在打仗,这么多开支哪儿来的钱呢?

答案就是种植大烟!

据不完全统计,民国三十年代禁言前,云南鸦片税收占财政税收的三分之一,可想而知大烟在整个西南各省中占据的重要税收地位。

大烟的危害众所周知,他不仅在身体上给人造成极大的破坏,更在精神上折磨人的意志,能够让一个意志坚定的好人变成一个恶贯满盈的恶徒!

从广州北伐军时期开始,民党和其他众多党派就在为禁烟到处奔走,在一片19团结合作下,初有成效。

然而随着蒋委员长清除异己,清理左派,南京政府迅速堕落,甚至出现了大量贪赃枉法,将任何一条禁烟政令当作发财机会!

甚至不同的执法机构之间,为了争夺烟土的执法利益,公然强抢烟土。

在这样腐败的官僚机制下,执法部门大肆收受贿赂,释放烟土贩子,甚至做烟土贩子的保护伞,暗中传递消息,谋取金钱,贪赃枉法,营私舞弊!

弄得整个华夏乌烟瘴气,不得人心,三十年代初,烟土贸易死灰复发。

无论是从那个方面,烟土都必须禁止掉,从后世而来的薛霖,禁毒深入了他的骨髓,所以当四川和西康这两个种烟大虎省份入囊后他发布的第一条政令,就是禁烟令!

禁烟不仅仅是颁布一道政令就行了的,西南上亿民众,种植大烟者多如草芥,一旦彻底禁烟,这些人失去生计,将会成为一大霍乱!

禁烟的根源,终究还是在土地上!

只要西南贫瘠的土地种植出能有大烟一半的利润的农作物,就能彻底将大烟除掉。

这个一半利润,自然是值得最底层的农民们出售作物后获得的利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