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折裂的刺耳声在隆隆爆炸声中显得那么弱不可闻。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爆炸中的黄河铁路大桥上!只见一个个巨大的爆炸火团从桥北一路‘绽放’,一条爆炸之路将整个黄河铁路大桥淹没,桥上上千南北双方士兵被卷入其中!
彭振山来到了张印湘身旁,两人同样眼神坚决、惋惜地看着黄河铁路大桥在爆炸的尘埃中缓缓断裂,随后成片的倒下!
成吨的桥梁建筑、铁路路基和铁轨、枕木,甚至是穿着南北两军作战服的士兵一同落入黄河水中,溅起数米高的水花,被涛涛黄河水吞噬。
十分钟!桥墩开始在余波下开裂,黄河铁路大桥一节一节地开始倒塌,犹如被推到的多米诺骨牌,向南北两岸剩余的桥梁部分延伸。
二十分钟,原本设计就有缺陷的黄河铁路大桥彻底倒塌!数以百万吨的残渣沉入黄河中,被黄河水冲刷成历史。
当爆炸的余烟被河风吹散,原本黄河铁路桥屹立的地方,只剩下了几个凸出的桥墩,以及南北两岸破破烂烂的桥头,长达三千多米的黄河铁路大桥彻底消失在了。
黄河铁路桥上一连串的爆炸和倒塌让南北交战的所有士兵们都惊诧不已。
在彭振山因自己炸桥的命令而紧捏拳头,脸色铁青的时候。
北岸,一辆装甲汽车来到了硝烟未散的桥头,蒋光从车上跳下来,在数名士兵的保护下疾步走到桥头,看着三千多米宽的黄河,在黄河水中挣扎的钢架,心情沉重。
“立刻派人去下游抢救我军士兵!即使是遇难的尸体,也要全部给我打捞上来.v!”蒋光站在一块凸石上,对部下命令道。
可黄河水每年吞噬那么多条人命,又有多少人能找到尸体呢?其实连蒋光都知道自己的命令不过是愤愤的怒吼罢了。
“是!”副官领命,刚准备离去,却又被蒋光叫住。
“等等!”蒋光捏了捏拳头,对副官补充道:“如果遇到中央军的士兵,也一并抢救、打捞起来。”
“是!军长!”副官庄严肃穆地对蒋光敬礼,转身带着几个士兵小跑着下去传达军令。
从后面赶来的参谋长黄强走上前来,看了眼旁边正在桥头废墟里抢救战友的士兵们,对蒋光说道:“对面是三十军彭振山部,他一直等着我们的士兵攻桥一半的时候才下达炸桥命令,导致我们进攻的部队损失惨重。”
为了争夺黄河铁路桥,进攻的部队都是精锐,而且还出动了一个装甲连,结果全部折损在了黄河铁路桥上,可以说之前黄河以北的战斗损失都没有这次炸桥带来的损失惨重。
“是个狠人!”蒋光低沉的回应着。
“军长,现在黄河铁路大桥已断,我军显然无法从这一带强渡黄河,不过二十四师已经到达濮阳并在董口镇寻找到了合适的渡河点!”黄强建议道:“现在我军应该在黄河北岸展开部署,与中央军对峙,吸引兵力,给二十四师争取到足够的渡河时间!”
“如果没记错,菏泽是第七军的警备旅驻守吧?”蒋光思索了一阵,出声询问道。
“是的军长,菏泽是第七军警备二十旅的防区,目前中央军第一集团军集中了两个步兵师和一个骑兵师,大约四万的兵力向菏泽发动进攻,吴文耀军长回电说至少需要三五天的时间才能拿下徐州,西进河南,第四军先锋部队今日才乘坐火车抵达济南,最快也要明天才能抵达菏泽,所以菏泽能得到的最近支援,只有一河之隔的我们第八军。”黄强脑海中似乎有整个华夏战场的详细地图,对蒋光的询问信手捏来地回答着。
“除了黄河沿线的战场,陕西杨虎诚将军投诚后,第二军进驻西安,虽然先锋部队已经拿下了三门峡,但刘峙也在洛阳部署了两个师三万余人的兵力,第二军既要同邓锡侯的第九军夹击陕南中央军,迎战薛岳部第八集团军,又要分兵沿陇海铁路协助我们进攻河南,至少需要三天才能兵临洛阳!”
黄强详细分析这中原的战局,下结论道:“.‖杨虎诚倒向我们后,河南相当于是三面受敌,徐州一旦失守,刘持肯定不会眼看着自己手下十几万大军坐困中原,必定会沿着京汉铁路撤军。”
“所以,我们必须在徐州易手前将足够的兵力渡过黄河,在刘持率军撤退的时候给予他们重击!”
一番分析下来,徐州会战已经成为了中原易手的关键点。
“嗯,命令二十四师和独立第八装甲旅从董口镇渡河,再命令二十三师从鹤壁向濮阳进发,随同二十四师和装甲旅渡河作战,并联系空军兄弟们给予掩护!”蒋光也(李钱的)很果断的下达了命令。
两个步兵师和一个装甲旅,八万余人从侧翼渡江,而黄河正面,蒋光则亲率二十二师坐镇新乡、焦作,摆出一副随时准备强渡黄河的态势,短时间内至少能牵制黄河对岸一个军的兵力。
“是!”一名副官立刻记录命令。
“再给我明码通电刘持!我蒋光就在新乡!他刘持不是说要让我看看怎么做将军的吗?我蒋光在这里等着!”蒋光站在黄河边,意气风发地指着黄河对岸。
黄强忍不住大笑出声。
当年十九路军和刘持的第二路军在北伐的时候多有摩擦,淞沪抗战结束后十九路军被调往福建的时候,军界传言刘持对蒋光各种抨击甚至诋毁,这梁子算是结下了。.
第630章:工兵团显威
董口镇位于黄河南岸的平原地区。
波涛汹涌的黄河在这里拐了一个s型的弯道,虽然弯道处河水湍急,而且沿岸高低起伏不平,但在石寨村、邓庄、董口镇一带,却是有不少相对缓和的低势地区可以用作渡江。
六月二十六日下午,镇北军第八军独立装甲旅和二十四步兵师从濮阳赶到了董口镇,还未看到黄河水,就听到了南面菏泽的炮声。
中央集中了两个师又一个骑兵师的部队突袭菏泽,战略意图很明显,也是在寻找着合适的渡江点,试图渡江侧击镇北军主力部队。
指挥着二十四步兵师和独立第八装甲旅的是第八军副军长蔡延锴,这位年仅四十一岁的民国上将是穷苦人家出身,十八岁从军从一名小兵做起,先后经历了辛亥革命、护法战争等大大小小的民国战争。
在随着十九路军将官团体北上投奔镇北军后,进入北平国防大学高级指挥系进修,第八军组建后直接担任了第八军副军长,此次第八军南下进攻河南,兵分两路从侧翼寻找黄河渡江口就是他提出447来的战略。
“命令两个工兵团,加紧铺设渡江浮桥!我要在天黑前看到至少三座浮桥!炮兵部队原地展开部署,通讯班!给我联络上对面的兄弟部队没?!”黄河岸边,从装甲指挥车上跳下来的蔡延锴剑眉星目,嘴大唇后,还长了一张国字脸,此时脸上却满是焦急。
菏泽只有一个警备二十旅,都是轻步兵,连m1加兰德半自动步枪都没有装备,武器装备情况和中央军差不了多数,而且还要放手黄河沿线,接应他们第八军的渡河部队,兵力分散!
而敌军至少有四万人,其中骑兵至少七八千,突破能力很强,如果让中央军的骑兵突破了防线或者绕道截击他们,很可能阻拦第八军的渡河目的。
“已经联络上了!对面是警备第二十旅下辖的警备60团一营。”负责联络的通讯员很快汇报道:“警备60团负责鄄城周边渡江口的防御,警备第七旅主力部队则在菏泽城与中央军交火,但敌军骑兵师很可能会从侧翼绕道进攻!”
“空军……”蔡延锴刚想问空军支援部队在哪里,耳边就传来了一阵若有若无的飞机轰鸣声。
抬头望去,只见十二家战斗机正在穿过白云,从东北方而来,应该是从济南机场起飞的空军部队。
蔡延锴点了点头,再次将注意力转移到了两个工兵团上,亲自到黄河边督查浮桥建设情况。
三公里宽的黄河水滔滔不绝,在这里缓缓流淌,形成了一片低洼的地势,蔡延锴带过来的两个工兵团分别是二十四师的工兵团和独立第八装甲旅的工兵团,每个工兵团拥有两千三百多名的工兵,装备了大型挖掘机、推土机等工程器械。
现在黄河沿岸到处都是工兵们忙碌的身影,二十四步兵师也派出了一个旅的士兵沿着黄河上下游搜集船只,砍伐树木。
渐渐的,董口镇对面变成了一个巨大雄伟的工地。
上百辆大型卡车搭载着半圆形舟桥驶入平缓的黄河岸边,将车屁股对准黄河后,驾驶员在战友的指导下开始缓缓倒车,半个后轮进入河水中后,工兵上前将舟桥解锁。
随着一阵钢铁摩擦的刺耳声,舟桥缓缓落入水中,大半个身子沉入黄河水,又再次浮起,折叠桥节缓缓展开,成为了一个长五米,宽五米的舟桥平台(bjca)。
上百个大型舟桥入水后,五百多名舟桥工兵们带着各种工具开始涉水爬上一节一节的钢铁舟桥!
舟桥工兵们井然有序地忙活起来,有的用金属撬杠连接锁扣,固定平开的桥节,有的开始安装舟桥侧面的锚杆,等一个舟桥的桥节固定完成后,再用长长的钩镐拉住其他舟桥,用力将两个舟桥拉拢合并,继续勇撬杠和各种工具加固连接锁扣。
在士官的指挥下,士兵们喊着‘一二三四’的口号,用体力将重达数吨的钢铁舟桥连接起来,半个小时的时间,一条长五百多米的舟桥就在黄河边建成,开始在船只的拉动下将一头移动到河中,而另一头则在有条不紊的进行桥头固定工作。
蔡延锴是第一次看到舟桥部队的工作,他被这种先进又壮观的舟桥搭建震惊得目瞪口呆!
要知道在以前的民国内战中,无论是早期的护法战争还是前几年的中原大战,部队在没有桥梁的情况下要过河渡江,至少要准备好几天的功夫来搭建浮桥,而很多情况下为了追求兵贵神速,很多浮桥狭窄得只能通行轻步兵和骑兵,连火炮都不能通行。
然而镇北军这先进的舟桥和浮桥搭建让他大开眼界,原来还可以这么搭桥!
半个小时后,当一座五百米长的舟桥搭建完成的时候,第二批折叠的钢铁舟桥也在车队的运送下缓缓驶到黄河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