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33看书网 > 抗战之红警无敌(1-940) > 第191节

第191节

而建设兵团内可也有不少军中退役的士兵和红警教导员们,建设兵团本来就是一群军事化管理的工人,虽然没有军事训练,但每天都在重复着有组织有纪律的工作,组织性和纪律性完爆普通人,随时可以调入军营以最短的时间成军,是除了边疆民兵以外的第二个优质兵源!

看完这份《边疆游牧部族士兵招募计划书》之后,张培元眼睛散发出精光,兴奋道:“军长!这份计划真的是太棒了!只要实行十几二十年,新的一代成年后,对我们华夏必定忠心耿耿!边疆定然固若金汤!”

这可是一劳永逸的解决办法啊!相比以前用文化将游牧部族们同化,或者用军队将游牧部族们打服,这个计划则是双管齐下的办法,既招募游牧部族的青壮年从军入伍,感染他们,也对其他叛逆的部族进行军事镇压!

怪不得疆省要进入军事管辖啊,若是以前一样民政当先,自然不可能像这本计划书里写的一样,对那些部族们实行雷厉风行的同化和镇压!

“张将军,计划虽然是这样,但实际效果如何,还得看看情况。”赵鹇敲了敲桌子。

张培元点头称是:“当然,当然,军长说的不错,这些异族不少人都心存反心,说不定还会从中作梗呢!”

“这样,我把你的部队换一下怎么样?”赵鹇顺势说道。

“啊?”张培元愣了一下,本能的以外赵军长要削他的兵权,但随后想到自己的部队都交给镇北军了,要削他也不用这么麻烦啊?

“是这样的。”只听赵鹇语气肃然地说道:“这些国民警备队属于二线部队,虽然军饷和军粮只比正规军低一些,但也比日军、苏军强不少,但我们总要给他们一个盼头对吧!” 150

“盼头?”张培元更是听不懂了。

“嗯,盼头。”赵鹇缓缓点头:“从关内调过来的骑兵旅我准备重新编为独立骑兵第二旅,你的军衔和职务不变,只是从独立骑兵旅长变为独立骑兵第一旅旅长,不过这个旅的士兵要从北疆和南疆各游牧民族中招募,先招募国民警备旅的兵源,在迪化进行统一训练,期间选拔出训练成绩优异的士兵充入独立骑兵第一旅!”

随着赵鹇的耐心解释,张培元渐渐听懂,脸上的神色也变得越来越震惊!

一线部队代表着一视同仁,并且这种选拔方式从中选拔出来的必定是两百万游牧部族中的精锐士兵!

这只是一个尝试,成功之后,还有第二个、第三个独立骑兵第一旅部队出现,在绝对的强大军事力量和文化同化之下,这些游牧军团将成为华夏坚实的拥护者!成为华夏军队的一部分,在对外战争中缔造属于自己的传奇!

如英格国的廓尔喀雇佣兵、苏国的哈萨克游骑兵、法兰克的外籍兵团一般,薛霖在缔造属于华夏的游牧军团!。

第544章:七族王公

进迪化城的时候,张培元只带了十几人的骑兵护卫,而当他从迪化城出来的时候,却带走了三百名骑兵军官!

这些都是赵鹇从各级部队中抽调的骑兵军官,不仅有来自西北精通骑术的原西北军老骑兵军官,还有来自蒙族、维族等少数部族的骑兵军官们,这三百人将成为第六军独立骑兵第一旅的种子!

而随着张培元离开迪化城,镇北军准备从疆省各部族招募士兵的消息也如春风般从迪化城渐渐吹到整个疆省,无论是近在咫尺的北疆,还是隔着一个塔克拉玛干沙漠沙漠的南疆地区,这条消息随着镇北军平定战乱的步伐传到了所有部族中。

当张培元回到伊犁后,第一时间派出自己的亲卫向北疆的数个大部族王公们发起了请帖,请他们来伊犁会晤,商讨关于从各部族中征兵和招募工人的事物。

各部族的王公们不敢怠慢,毕竟张培元以前只有五六千人的时候在伊犁就震慑一方,现在镇北军来了好几万人,装备之精良,连境外的苏国哈萨克骑兵都安分很多了,哪是他们惹得起的。

而且现在疆省的不少游牧部族都是因为在中亚被苏国人迫害而不得不千里迢迢迁徙回到疆省,乞求中原王朝的庇护。

四月中旬,春风吹荡着伊犁草原,张培元在伊犁河畔清水湾摆下了一场大会。

按照游牧民族的习惯,张培元将大会选址在了河畔的草地上,这里水草丰美,风景秀丽,真是踏春的好地方。

今日的天气风和日丽,清水湾已经被十六师调过来的数百骑兵拉开了一条警戒线,在境界线内,一张巨大的羊毛毯子铺在草地上,毯子中央是熊熊的篝火,周围摆放着一张张长桌和蒲团,张培元坐在最上手,正和哈萨克族的领袖,艾林郡王把酒言欢。

而在艾林郡王身后,则是哈萨克族的高层王公们,包括吾木尔泰大公、马米和扎克热亚贝子等人。

北疆哈萨克族的领地正在伊犁周边,因此哈萨克族是来的最早的。

太阳渐渐升到当空,就在张培元有些等的不耐烦的时候,地面微微震动起来,随后远处传来无数马蹄践踏声和战马的嘶鸣声。

“是柯尔克孜族,哈穆斯都七十岁了,竟然亲自来了〃.!”哈萨克族领袖艾林郡王端着一碗奶酒,看着这近百名骑兵在警戒线外下马,立刻认出了来人!

“哈穆斯郡王亲至啊!”张培元也愣了下,顺着艾林郡王的视线望过去,果然看到了当头那名带着白色小高帽,留着两撇八字胡的老人。

张培元起身相迎,柯尔克孜族虽然没有哈萨克族人多,但北疆这一支柯尔克孜都是在三十多年前不堪沙俄的压迫,从中亚地区迁西过来的,现在已经发展到二十万人的规模,而当年带领柯尔克孜族举族迁徙的,正式如今这位已经快要退休的哈穆斯郡王!

正在这时,桌上的杯碗抖动起来,竟又是数支百人骑兵部队从四面八方赶来。

“维族、锡伯族、塔吉克族、达斡尔族、塔塔尔族、乌孜别克族……”昔日难以见到的部族王公们,今日一个个都出现在了伊犁城外这个小小的河畔。

“哈哈哈!诸位快请入座!”六族王公亲至,张培元笑呵呵地上前相迎,艾林郡王也紧随其后起身相迎。

“不敢劳烦镇守使大人!”各族王公们纷纷弯腰见礼。

张培元喜上眉梢,连道:“张某现在已经不是镇守使了,诸位可别再叫这个称呼了,赶紧入座吧!”

以前他手里有几千人马驻扎伊犁的时候,这些王公贵族们也最多与他平等相交罢了,甚至远一点的几个老家伙理都不理他,现在靠上镇北军这大腿,这些王公贵族们纷纷乖巧了不少。

等众人都依次坐下,张培元大手一挥,让侍者们开始上菜。

一道道疆省特色菜被端上来,时间也来到了响午,众人赶了小半天的路,肚子也都呱呱叫了,张培元招呼着大家开动,于是众人也没矫情,直接开吃起来。

今天邀请来的部族们,都是站在中原王朝这一边的,而镇北军入疆后,纷纷第一时间向迪化和北平派遣使者表示臣服、归顺,而张培元在伊犁坐镇这两年来和他们打过的交道有不少,因此大家都不是陌生人,游牧部族们可没有中原地区那些繁琐的客气话要说。

至于那些不听话的,比如南疆的伊敏和喀什的沙比提大毛拉,已经被镇北军埋进沙子里晒成人干了。

“.‖张将军此番入迪化城,赵军长可曾许诺过兵源数额?”柯尔克孜族的族长哈穆斯郡王坐在张培元下位,对面则是哈萨克族的艾林郡王。

各族的王公们纷纷提起精神好奇的忘了过来,手里的动作也没有丝毫怠慢。

哈穆斯郡王一开口就是询问兵额,张培元哪里不知道他们的意思,也干脆道:“目前疆省是军管制大家都知道,所(赵赵赵)以军政大权由赵军长一人说了算。”

众人纷纷点头,八万镇北军进入迪化后立刻宣布疆省进入军管,也对他们各族下达了通知的。

“而赵军长是谁?那可是薛帅的大舅子!小少帅的亲舅舅!”张培元表情略微浮夸的向东方拱了拱手。

各部族的王公们一副虚心倾听的神情,哪怕深处边疆,中原的局势他们也非常清楚,现在中原已经是两分天下的台式,北平的薛帅和南京的蒋委员长,未来华夏的当家人必定是从这两位中选出来!

而目前看来,薛帅拥兵百万虎贲之师,还拥有打败了日国海军的庞大舰队,胜率可以说是压倒性的,还派兵统合了疆省、青、藏,各部族纷纷将注押在了北平一方!。

第545章:争相出兵

至少现在天高皇帝远的,南京的蒋委员长连甘肃都没办法越过,更远的疆省更是管不着。

于是,北疆的各部族王公们纷纷向北平表示臣服。

近百年来的战争已经证明了,随着武器装备的更新换代,游牧民族渐渐处于劣势,不然七族也不会被从中亚赶回疆省,更早的十八世纪,柯尔克孜族就举族东迁,跨越了千山万水回到疆省。

对愿意臣服的游牧部族,薛霖的态度是将之同化,而对于那些叛乱的游牧民族,如南疆的一部分维族和喀什的哈萨克族叛军,已经被扫荡一空,凡是叛乱的部族,统统抓去修铁路,叛军首领埋进沙漠里晒成人干!

走南疆扫荡叛军的第十七师特别喜欢干这个,在镇北军中不少将官都喜欢戏称一句‘不愧是赵屠夫带出来的部队’。

张培元很欣慰各部族王公们的反应,继续笑呵呵的说道:“此次赵军长入疆,虽然薛帅给了赵军长增加了十万部队的编567制,但是兵源始终是个问题,西北本来就地广人稀,所以赵军长希望能从各部族中招募勇士从军,让各部族也为国家出一份力!”

七大族的王公贵族们纷纷点头,哈萨克族的艾林郡王鼻下的两小撇黑胡子以瞧一瞧的,盘坐在蒲团上,对东方遥遥拱手道:“请薛帅和赵军长放心!不就是十万人马吗?我哈萨克族出精壮五万!”

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