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曲阜周围的地主士绅阶级,又围绕在孔家为中心,形成了一个庞大到无法想象的利益共同体。
虽然这几十年来西学和西方文化不断向国内蔓延,睁开眼看世界的人越来越多了,但孔家学生依旧遍布天下,信奉孔圣人的学生往往和新青年交织在一起,滚滚向前的历史洪流将他们不断推向前,如果不去适应,不去改编,那么他们最终将消散在历史的尘埃中。
年轻一辈中信奉孔圣人的儒家学问的人虽然在减少,社会主要向更科学的西式教育方式看齐,开拓者们在洪流中寻找着中西合璧的教育方式,但在老一辈中,孔圣人那一套在他们的思想中还是根深蒂固的。
19
比如已经掌握了长江中下游的蒋委员长,当年面对辱孔案的时候,也选择了偏向孔家,不仅派了中央大员,连他的财政部长孔祥喜都亲自视察此案。
因为孔家延续了两千多年,在这两千多年中他们不断和华夏的士绅豪族阶级融合,从思想和文化上形成统一,所以别看清末废除了科举制,孔儒失去了当官的渠道,但孔家,甚至儒家在整个华夏都是跟士绅豪族阶级捆绑在一起的。
泱泱华夏数千年,也就只有薛霖前世的太祖那种轰轰烈烈的运动才干掉了孔家店。
在而这个阶级根深蒂固的中心,曲阜,孔家的影响力更是大大超过了周博恩的想象。
在场七人,纷纷述说着今日遇到的苦楚和闭门羹,让许英智忍不住发问道:“这些政策大部分在东北已经被证实了非常有效,平津两地的发展已经超过东北了,他们还阻拦?”
“而且今年东北的水稻涨势很好,估计能达到亩产300斤,这还是新开垦了大部分田地有些生,拉下了估算数据,等过两年地更熟了,亩产还能上去。关外这半年来移民数量才六十多万,还有很大的缺口,东北地好的消息应该已经传遍关内了吧,那些佃户不心动?”
东北那边的情况许英智还是比较清楚的,毕竟天津距离东北也不远,很多走从关内去东北的移民都要走天津过,来来往往的商人们也将信息传到天南地北。
东北的几十万移民在疯狂的开垦田地,五月插稻后,水稻的涨势一直很喜人,今年不出意外,应该会有个大丰收,而华北之地,也马上要到了收割水稻的时候,闯关东的亲人寄回的信件中纷纷述说着东北的好,就是冷了点。
关内薛霖治下无数无田农民纷纷向东北移民,从山海关往东北的火车一列又一列。
但在这种纷纷向东北移民的浪潮中,曲阜却是出了些问题。
“嗨,别说了,光是一个卖身契就将大部分佃户圈住了,胆小的根本不敢走!”李向阳一大口喝掉杯中的茶水,长长叹息一声:“这些个天杀的地主士绅,为了保住他们的田地,根本就是冥顽不灵,想赚钱,又想把那些企业工厂据为己有!那些商人,不知道被他们气走了多少家!老子有时候恨不得一枪蹦了这些混蛋!”
李向阳暴躁的话惊得众人微愣,随后大家纷纷劝说起来。
“老李,别冲动,不值得!”
“就是,上次那个钱家小子真的该死,但赔上了你的前程,真的不值得。”
陈月向周博恩和许英智两人小声说道:“李大哥是第四师退役的,因为暴躁的脾气惹了些事儿,所以就退役了。”
虽然听着是犯了事儿,不过周博恩和许英智估摸着应该多半跟山东的一些士绅豪族有关,虽然军队护短,但听大家的语气似乎是搞出了人命啊……
能搞出人命后还只是退役在政府部门工作,看来那个姓钱的小子是真的做了该死的事儿。
“卖身契应该是违法的吧。”许英智浅饮了一口泛黄的茶水,一双好奇眼367睛一眨一眨的:“草原那些农奴不是都解放了吗?周玉泽将军用‘奴契违宪’成功收复了好几个部落呢。”
他一说话,大家都看了过来,神采凝重,反而弄得许英智有些不明所以。
“这个事情跟草原的奴契又不一样……”陈月颦眉叹息:“大部分佃户签的都是几十年的长工契,三四十岁的农户基本在前朝的时候就签了。”
前朝,自然指的得是满清。
齐修远插过话说道:“而且说是‘卖身契’,其实就是几十年的长工文契,跟草原上那种任打任杀的奴隶契约有很大不同,从法律上来讲,是有效合法的,唯一能找出不合理的地方,就是时间太长,若是违约,赔偿太大,普通百姓根本不可能负担得起违约的后果!”
许英智点了点头,这种就是跟高利贷差不多嘛,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才签下的不合理契约,法律虽然认为不合理,但是却没有相关详细的法律判它无效!。
第464章:《土地移民法案》出台
饶是周博恩也听明白了过来,不由皱起了眉头,手中的筷子也停顿下来。
法律不是专门为了保护某个人群,而是为了保护每一个公民的权益不受侵害,保护契约的公正和有效,只要是华夏公民,就应该平等的受到法律的保护,不管他是农民、乞丐还是地主、资本家。
人们可以指责地主士绅阶级的不良行为,可以指责他们是黑心的周扒皮,但是有一点却是所有人都无法否认的。
那就是地主士绅们也是这个国家的公民,他们中有很多人也是最近百年才从泥腿子一代代积累到现在的,他们也因为财富的积累成为了这个时代受到最好教育的一代人。
他们也是第一批睁开眼看这个世界的人。
这样一代人,是无论如何都不能一刀抹杀的!
关内的这些签了长工文契,也就是俗称‘卖身契’的佃户并没有像北方草原上的那些牧奴一样沦为别人的奴隶,像货物一样没有自己的人权,受到肆意买卖和杀害。
所以北方政府不可能像对待草原牧农时那样直接大力度的废除。
提到关内的长工文契和北方草原上的奴隶契约,法律专业的陈月还是说道:“其实我一直有个想法,只是不太成熟。”
“哦?你说说。”李向阳等人纷纷忘了过来。
陈月踌躇了一会儿,理了理思想后缓缓开口:“这些长工文契大部分的时间和违约赔偿已经超过了普通民众能承受的范围,虽然目前民国的法律上并没有关于这方面的详细法规,但可以参考北方奴隶违宪一案,以长工文契违反民国宪法的基本人权对契约提起无效诉讼` ‖!”
“当然,这个得让饱受长工文契毒害的农民佃户们自己提起诉讼,我们能做的只是对其提供法律援助和争取舆论上的支持。”
大家认真的听着陈月的阐述,虽然有些人没有听明白,但同样是法律专业毕业的齐修远忍不住赞叹道:“契约违宪吗?这倒是个好主意啊!”
“可是单凭我们,能行吗?”沈鹇云抚了抚眼镜框,有些担忧的说道。
“如果是以前的那个北洋政府和南京政府,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毕竟当年山东二师的演出都能被孔家人诬蔑成辱孔还赢了,但如今嘛。”周博恩涩然一笑,看向众人道:“如今薛帅可是很希望解放出更多劳动力的。”
东北移民,西北建设,国家的工业化进程,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在如今移民法案即将颁布的时候,曲阜的这些地主士绅阶级竟然想拴住农民,薛帅能准?
如何帮农民打官司成为了大家新的话题,众人纷纷提出自己的见解,并且开始物色愿意跟士绅阶级,敢于跟士绅阶级打官司的农户。
吃完饭后餐桌简单收拾了一下,将饭菜放进厨房,大家纷纷拿出了纸和笔,借着微弱的灯光坐在院中的桌子前,集思广益,在纸张上写下一个个意见和想法,并安排人去实施。
周博恩和许英智也本来也想参加这样重大的事件,但陈月觉得两人在曲阜的时间不会太长,而帮主农民们和士绅阶级打官司又会是一场很艰巨漫长的‘战役’,所以婉拒了两人的参加,不过陈月承诺接下来的几天会带他们去曲阜各地的学校看看,然后也能跟着她一起去说服签了卖身契的农户。
接下来的日子,大家格外忙碌起来,除了要下乡宣传政府的最新移民政策,还要说服想去东北移民又担心卖身契的佃户们,为他们提供法律上的支援。
周博恩和许英智一边在曲阜的各地学校调研,一边跟着陈月他们下乡说服佃户。
很快,曲阜的佃户们在他们的劝说下站出来了不少人,组织起了一个农会。
农会以曲阜二十七家签了五十年卖身契的佃户为基础,不断向外扩大,收拢了更多被卖身契制约的佃户。
几日后,北方政府正式出台了更详细完善的《土地移民法案》。
根据该法案,愿意移民东北和西北以及绥远、察哈尔的家庭,每户只需要缴纳十元,即可得到20亩的耕地,每户最多限购一百亩!凡是自愿移民者,可以到当地政府进行登记,所有搬迁费用由政府承担,土地耕种满五年后归耕种者名(了王好)下,二十年内不得无故买卖!
不仅如此,政府还可以赊欠给农民修房款和租借牛马、耕具,提供免费的种子等,但为了保护环境,开荒时不得滥砍滥伐,不得放养山羊兔子等。
该法案一出,立刻让关内的广大农民坐不住了,早前只是东北发布相关政策吸引农民,但现在北方政府正式以政府文件的形势下达公文,各地政府纷纷被咨询的农户挤破了门槛。
一股移民浪潮正在酝酿,连南京政府辖区的中原一带也发生了不少农户偷偷北迁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