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33看书网 > 抗战之红警无敌(1-940) > 第160节

第160节

第446章:甲骨四堂

说起甲骨文,李渡的申请也变得非常认真起来。

毕竟在安阳挖掘出的数千年前的商代遗址和出土的文物,特别是有文字记载的甲骨文充分证明了华夏文明的源远流长,也为国际上一直存在质疑华夏文明只有三千年的谬论提供了反驳的有理证据!

因此当北方联合政府成立后,作为北方联合议会的议长,简河北省长的李渡开始非常重视起安阳的殷墟考古发觉。

虽然早的上个世纪末,甲骨文就被发现,但因为当初还在满清的统治下,辛亥年后国内又年年动乱,安阳的殷墟文物经常被偷盗,走私出国,直到1928年秋,著名考古学者董作宾、李济、梁思永等人纷纷组织起了对安阳的殷墟遗址发掘行动。

北方战争后,薛霖入主北平,正式统合了黄河以北以及山东等地,成为了与南京政府抗衡的两~强势力之一。

原本总部设在北平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傅斯年想将研究所转移到南京,不过薛霖了解情况后,带着李渡、蒋白里等人亲自找到傅斯年,开出了每年百万华元的考古经费,并提供了众多考古资料和技术,才留下了这批人才。

不仅是历史语言研究所,在薛霖对文化研究的重视传遍整个华夏后,吸引了无数人才前来北平,虽然南京政府名下也有不少研究所,但薛霖毫不避讳的在北方也成立了众多研究所,组建了北平研究院统辖。

而这个研究院的院长,目前暂时由李渡担任。

“安阳在河南境内,傅斯年虽然带着李济等人组成了发掘小组进行保护性发掘,但在安阳受到了一些南面的阻拦,根据傅斯年最新提交上来的报告,他们已经搜集了三万片甲骨文,包括从遗址发掘出来的,以及从周边村民手中回收的,这个数字还在增长,预计可能会有十万片之多。”

一边说着,李渡起身,按下了桌前的一个按钮。

不一会儿,敲门声响起,一个西装革履的秘书开门站在门口:“议长,总理!”

“小张啊,你去资料室把殷墟的汇总资料拿过来一下。”

“好的,议长!”小张关上门,暂时退了下去。

李渡继续对薛霖说道:“安阳那边有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驻扎在安阳的是刘峙手中第二集团军下属的357旅,考古发掘组的人在追查一些偷盗殷墟文物事件时,发现这个357旅的旅长郭家铭似乎有参与……”

薛霖眼睛微微一眯,瞬间明白。

有驻扎在安阳本地的军队参合其中的话,考古发掘组的人那些学者想要追回被盗的文物和甲骨文,会很困难,甚至会有些生命危险。

毕竟他们都是学者,面对的却是一些如狼似虎的偷盗者甚至军队!

“这个刘峙,手下人果然不干净。”薛霖重重哼了一声。

目前刘峙担任了第二集团军总指挥,驻扎在河南防御北方的镇北军,嫡系精锐都放在黄河一线,与河北接壤的安阳则放置了一支不怎么重视的部队。

但这支部队的指挥官却参合进了安阳的文物走私,偷盗!

实在是罪不可恕!

“这件事有些麻烦啊。”薛霖皱眉起来,手里端着茶杯,思绪不由飞到了安阳正在进行考古发觉的现场。

历史上殷墟发掘出了超过十五万片甲骨,但有近乎三万甲骨被偷盗,通过各种渠道流失到国外,而流落到民间的甲骨也有不少,最终留在华夏的甲骨只有十二万多点。

· ……求鲜花· ……

以前流失出去的甲骨暂时无法追回,现在能做的只有保护好还在国内的甲骨,安阳新发掘出来的甲骨。

驻扎在河北南部的是第四师下属的第十旅,旅长是李义则,东北抗日救国军出身,在东北战争和山东战争中表现优异,该旅已经升级为摩托化步兵旅,战斗力在整个镇北军中也属于前列。

0

但轻启战端显然不太妥当,战争一起,安阳难免会受到战乱影响,哪里可还有上百学者啊!

而且都是目前国内文学和考古研究的专家,哪怕是损失几人,对薛霖来说,对整个华夏来说,都是重大的损失啊!

“诶,对了!”薛霖思索着脑海中关于殷墟的记忆时,忽然想起来一个人。

李渡刚从秘书手中接过殷墟发掘的汇总资料,被薛霖这一声呼唤吸引,忘了过来。

“如果我没记错,郭沫若和罗振玉、董作宾等人并称甲骨四堂吧,是最早研究甲骨文的学者之一。”薛霖看向李渡。

后者微微一愣,回道:“嗯,的确,甲骨四堂还有一人是已经去世多年的王国维,目前”

“此外,郭沫若、钱玄同等人对甲骨文也颇有研究。”李渡一边翻开文件,一边说着,抬头略带迷惘的追问了一句:“怎么了?”

却发现薛霖嘴角带着戏谑,微微一笑。

郭沫若、钱玄同那几个家伙前段时间为了搞那个废除汉字的事儿,弄得薛霖头大,他可还记着呢…

第447章:民国的嘴强王者们

在薛霖鲸吞黄河以北,入主北平之后,其势力嫣然成为了与能于南京中央政府相抗衡的存在,从白山黑水间的国战中杀出来的三十万镇北军虎视天下,仅仅七天就击败了以张小六为首的北方三阀联军,军事实力已经足以统一全国!

而北平本就是六朝古都,元、明、清三个庞大的中央王朝都定都北平,整个华夏关于龙脉国运之说也加在了北平,加在了紫禁城上。

在1928年北伐还未结束,南方就陷入一轮轮争权夺势的内斗中,而蒋委员长排除异己的行为更是让不少学者政客“一七零”受到波及,据传当年‘清党’事件在江南就抓捕了近二十万人,宁可错杀也不可放过!

无数学者、政客或隐居,或逃往租界,连报纸也被封了好几家。

而其中不少民国学者、政客开始向北平汇集。

蒋委员长在南方实行的排除异己政策也给了薛霖不少好处,那些因为和民党政见不合的学者以及政客、爱国志士纷纷北上,再加之薛霖有意引导,北平无论是学术氛围还是汇集的名士政客,已经领先全国。

不过随之而来的副作用也很快暴露出来。

原本在南京政府搞汉字废除计划的那一群人也跑了不少来北平,那段时间天天堵着北方政府大楼的门,不仅是李渡家门庭若市,连薛霖也不得不在琼华居避开这群家伙。

要知道这群支持废除汉字的家伙里可没有一个省油的灯,任何一个学者的实力都是这个时代报纸上的‘嘴强王者’,喷人的功夫可比后世那些只会一些简单的几句‘mmp’的网络喷子强多了,动不动就引经据典,而且还不仅是国内的典籍,西方典籍也给你整上不少。

要不是后来薛霖将镇北军中一批退役的旅级指导员,也就是高级红警军官转政,占据汉字文化主场跟他们对喷起来打嘴仗,还不知道这群家伙能堵着薛霖的门槛多久呢。

一想到这群以钱玄同、郭沫偌为首,甚至还有被称之为民国第一喷子的鲁迅!蒂花之秀陈独秀等人,薛霖就脑袋大。

虽然在汉字上薛霖的人暂时占了上风,但通过反馈来看,这群人的战斗力已经差不多是华夏文学界的半壁江山了。

或许只有被称之为民国嘴遁王者的顾维钧收入麾下后才能跟他们在诸多领域过过招。

但顾维钧现在法兰国当大使,他老丈人唐绍仪倒是来北方了,希望能想办法将顾维钧拐到北平吧。

众多思绪其实不过一念之间。

薛霖回过神来后,对李渡笑道:“郭沫若、钱玄同他们不是对甲骨文也很有研究吗?再组织一批人去安阳考古,顺便组织一批记者和诸多报社一起。”

听到薛霖不仅要派郭沫若和钱玄同去安阳,还要组织记者和报社一同,李渡很快便明白过来:“这样的话,倒是能给郭家铭甚至刘峙一些压力。”

“光是这两人可能倒是足以震慑郭家铭一个小小旅长,但刘峙可是蒋委员长的福将,仅他们两人可能还不够。”薛霖思索了一阵:“想办法把鲁迅给弄到安阳去,反正那边不仅有傅斯年和董作宾,郭沫若也要去,顺便给鲁迅透露一下安阳甲骨被人偷盗的事儿,相信以他的暴脾气,会去的……”

鲁迅和郭沫若的关系虽然有些不太好,不过事关华夏文明历史秘辛的甲骨文,相信鲁迅必然会起兴趣,倒时候这群人估计能在华夏文学界、新闻界弄出不小的动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