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33看书网 > 抗战之红警无敌(1-940) > 第143节

第143节

为什么呢?

李元芳想了想,似乎最开始是被对方志同道合的南洋华人自救理念所吸引……

但是,想到南安迪丛林里的秘密营地,仅仅三个月就训练出了一支三百人的军队,神秘的大海怪听从他们的调遣,数十箱军火物资躲过了荷兰人的封锁进入了秘密营地,只要再过一段时间,就可以直接组建起来一支三百人的军官团!甚至只要他们想,这三百人随时可以发动起义,攻下任何一座没有团级荷兰军队驻扎的城市,可以轻易将起义部队扩大数倍!

这些,是普通的南洋华人能做到367的吗?

现在——李元芳望向罗玉成,后者给了他一个自信的笑容。

他是不是兰芳罗家人,重要吗?

李元芳忽然觉得自己眼前好像破开了一片乌云,看到了骄阳下的那条装康大道!

“我相信他。”李元芳猛然抬头,迎向二十多双怀疑的目光,神情坚定,从未有过的自信:“我相信崖山社!”

孙荃一脸‘你无药可救’的表情,深深的叹息一声,没有再问什么,只是默默的坐了下去。

而其他人则完全不理解为什么李元芳相信一个刚认识几个月的人,都不相信他们这些老朋友的判断。

此时,在所有人眼中,李元芳已经背叛了当初他们的诺言,完全偏向了外人,这在抱团的南洋华人看来,是不可理喻的。

而这样的人,是万万不能留在自救会中的,这些来历不明的人,很有可能将自救会的信息暴露给那些殖民者!

陈鱼乐叹息一声,伸手想安慰安慰李元芳。

“不用你们说,我们自己走!”李元芳一把挡住了陈鱼乐想安慰他的手。。

第396章:南洋自救会

他从未见过这些人如此排外,明明是一起为南洋华人的未来而努力付出的两个组织,为什么不能互相理解?为什么自救会要排外?连一个互相了解的机会都不给吗?难道南洋华人就不需要其他地方华人的帮助吗?

最终,李元芳和罗玉成等人离开了这个偏院,头也不会的离去。

“孙荃,这样是不是太过了?”陈鱼乐看着他们离开的背影,喟然道:“虽然罗玉成来历神秘,但我们能多一位同志,就是多一份力量啊!”

孙荃微微摇头,脸色也微有无奈:“谁知道他到底是什么身份,为欧洲殖民者卖命的狗还是少吗?如果他们不是,接下来几年我们自然能看到,到时候还有合作的可能,但现在,你问问同志们,愿意接受这样一个来历不明的人吗?”

院内,二十多位华人青年纷纷摇头。

“稳妥一点好。”

“李元芳做事也太毛躁了,完全没有李家老爷子的稳重,自救会核心会议怎可让外人旁观?”

“这个罗玉成,来历太过神秘,若是出卖我们可怎办?还是孙少说的对,过几年再看吧。”

“他是不是被那个罗玉成迷惑了,怎么这么信那新来的?”

“谁知道呢?回头我回去让人去义安堂打听一下,少业,你在泗水跟周国祥的关系不错吗?让人查查呗?”

“哼,我要是能查到,早就查到了` ` 。”李少业轻哼一声,略带不满。

身为泗水李家的少爷,却连一个穷小子的身份都没查清楚,很让要强的他有些觉得丢脸。

见大家众说纷纭,但都不想让来历神秘的罗玉成参加这次会议,陈鱼乐也唯有摇头,摆了摆手:“好了,就这样吧,希望以后能见到他们的作为。”

等大家都安静下来后,陈鱼乐才说道:“今天请诸位前来,主要是关于自救会的走向,是如那北方的革命党般以革命起义推翻荷兰殖民者的统治为主呢?还是以印度那边缓和的争取民族独立?”

早在十九世纪末期,印度人民便开始了民族独立运动,到了二十世纪,1905年开始,印度人民举行了加尔各答万人大会、全城总罢业,以蒂拉克为首的国大党更是力争把运动引向革命道路。

但最后都失败了,英格国的殖民者只是宣布‘准备’实行立法会议改革,扩大印度人代表名额,直接让温和派上台便轻易解决了二十世纪初期的印度民族独立。

温和派上台之后,殖民者英格人一直没有将印度放弃,在一战时,英格国以允许印度独立为条件,迅速组建了超过一百三十万的印度士兵参加残酷的欧洲战场。

但当战争结束,英格国背信弃义,在战争结束后对印度施以沉重打击,而印度在这场战争中付出了一切,最终却遭过河拆桥。

印度那边的遭遇,南洋华人们也多有耳闻,毕竟全世界轰轰烈烈的民族独立运动,基本只有美洲那边成功了,亚洲这边虽然爆发了很多次民族起义,包括其中最著名的印度章西女王领导的大起义,但却最终以失败告终。

如今南洋华人自救会已经成立数年了,却仍旧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是温和的争取民族独立还是直接搞起义,还没有最终的确定下来。

院中众人再次嘈嘈杂杂的议论起来。

“我们的人口毕竟太少,而且南洋也不是我们土生土长的地方,我觉得我们该向殖民者提出更多的给予华人善待的政策,争取道更多的权利为主。”一名华人青年说道。

“我反对!”另一人当即站了起来:“.¨我们夹在南洋殖民者和土著之间,只有自强才能争取到更多的权利,根本不可能如甘地那般,因为我们没有基础!”

“可是荷兰也算是欧洲比较强大的国家,而且和英格人关系亲密,当年印度牵扯数百万人的大起义都被英格人镇压了,我们又没有庞大的人口支撑,起义可是更加危险啊!”

“在六年前,南洋的穷党试图起义,但却在起义前夕被逮捕,遭到荷兰殖民者的残酷镇压,上万人被捕,数千穷党被枪毙,我们华人的人口只有他们的十几分之一,怎么起义?”

众人纷纷陷入沉思,南洋没有之前没有过大规模反抗殖民者的起义运动,只有1926年穷党发动的大起义,仅仅(吗得的)一个月后便被荷兰殖民者残酷镇压,这给了自救会成员们很大的震撼。

连人口超过七千万的南洋土著都起义失败了,只有五百万人口的南洋华人能成功?

很多人深表怀疑,内心充满了深深的忧虑。

陈月见状,柳眉深深锁紧,这般样子的自救会,连内部都还没有统一目标,没有一个明确的领导人,只是大家各抒己见,完全没有急迫感。

再次坐下的孙荃听着大家嘈嘈杂杂如菜市场般争论起来,没有再发表什么意见,百无聊赖地泡茶起来,其实他心中早有定论。

这样的一个零散的组织,真的能成大事吗?。

第377章:巴达维亚总督

巴达维亚的中心是科塔区。

而科塔区的中心则是荷兰总督府。

总督府办公室内,新任总督迪戈恩·霍尔手里拿着一颗碧绿色的宝石,看了看手里的宝石,又看了看外面用鹅卵石铺成的科塔广场,随后目光渐渐向远处飘去,整个巴达维亚最核心的城市和港口出现在眼帘。

五十二岁的霍尔已经褶皱的老脸上露出一抹笑容。

巴达维亚,荷属西印度殖民地,这块宛如七大洋中的宝石,如绿宝石般散发着碧绿色的光辉,给荷兰王国输送了数不胜数的财富,让荷兰王国曾经盛极一时,庞大的资本让荷兰王国迅速发展,在全世界拥有无数的殖民地,并且拥有了海上马车夫的称号。

虽然荷兰王国现在没落了,但荷属西印度殖民地依然宛如威廉明娜女王皇冠上的宝石,是整个荷兰王国的瑰宝,亦是无数财富的生产地!

足以让任何人打破脑袋抢的总督宝座,如今已经落入了迪戈恩·霍尔手中,这位荷兰王国的男爵,依257靠着皇室关系上位的总督,正在想着如何在荷属西印度殖民地搜刮到更多的财富。

在来到荷兰之前,他就已经开始调查关于这片殖民地的所有资料。

一个几乎掌握着殖民地半数财富的庞大族群进入了霍尔的眼中——华人。

这个数百年前就开始在南洋生活的族群,这个从东方那个神秘又落后的国家迁徙出来的族群,依靠着他们吃苦耐劳和勤俭节约,积累下了客观的财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