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前几年的时候,为了抵御一海之隔的日国对国内战争的敢于,以及对远东这片土地的窥视,苏国一直以海参崴为主要军事中心和政治外交中心,从苏国到东亚的电报基本都是从海参崴转发出去的。
而在彻底击退了日国干涉军,将苏国赶出库页岛和滨海边疆区后,军事中心便开始向内陆转移,以获得足够的战略纵深。
而海参崴则渐渐开始发展成苏国在远东的重要对外贸易港口,以及经济、政治、外交中心。
“还能怎么说?”马尔钦科缓了缓,这才继续拍着桌子说道:“海参崴那边的意思是必须尽快处理掉这些白俄余孽,要知道滨海边疆区的农业和贸易港口的重要性事关整个伟大的苏修国际!”
滨海边疆区也就是华夏东北黑龙江河下游,是苏国纬度最低的地区,与东三省一样,滨海边疆区以及外东北苏国三个州都是非常重要的产粮区。
而海参崴则是苏国纬度最低的港口,三月中旬不便可以同行,一直到十二月才会被冰封,近两百四十天的时间里可以通畅,是苏国在远东地区最重要的港口城市。
而且当年整个远东地区也是穷党在内战中最后收复的地区,不仅是外东北,在一河之隔的东北,更有无数白俄余孽。
马尔钦科一撇小胡子一翘一翘的,继续愤愤说道:“要知道,五年前的那场战争,托玛夫斯基和白胡子可都还没死啊!在华夏东三省境内至少还有三四十万白俄余孽,要是让他们和这些叛军联合起来,虽然还不足以威胁到我们,但蚊子总是会叮出一些血来。”
布柳赫尔手里拿着香烟,静静地听着他的政委马尔钦科的宣泄。
他知道马尔钦科在担心什么。
五年前的那场中东路战争,可不仅仅是因为中东路而对华夏军队的开战,更重要的是打散那一股在中东路以南渐渐汇集起来的一些白俄旧势力,当然,将中东路更好的掌握在自己手中也是非常重要的,毕竟走中东路可比饶外东北那条铁路少了不少路程。
而在盘踞在华夏境内的沙俄旧贵族中,以素有‘白胡子’之称的霍尔瓦特和‘白伯爵’托玛夫斯基为主。
霍尔瓦特是克列明楚格市出身的一个典型沙俄旧贵族,先后参加过第十次俄土战争以及日俄战争,因其妻母与沙俄皇后有亲属关系,受到尼古拉斯二世的重用。
1903年中东铁路通车后,便被沙皇尼古拉斯二世任命为中东铁路管理局局长兼中东铁路护路军总司令,军衔为上校。
因其一脸茂密的白胡子而得此外号。
也是这位受到末代沙皇尼古拉斯二世新任的将军,在中东铁路附属地内建立民事行政机构,即实行所谓自治市制,1908年在哈尔滨成立了自治会和董事会,把哈尔滨和中东铁路附属地变成沙俄的殖民地。
1917年的血色革命后,霍尔瓦特纠结逃难入远东的沙俄旧贵族,成立了‘全俄临时政府’,自任最高执政,向日国购买军火达16亿日元之多,用于组建白俄军对抗穷党军队。
最终因为挪用铁路款,被穷党煽动起来的工人们赶下台,军队也四散而去,部分进入了张昌宗和张作林的归化军。
……
而‘白伯爵’托玛夫斯基的来历神秘,他是在俄国内战后活跃在华夏北方的沙俄旧贵族,充满神秘而又非常有能力,曾在张大帅的奉军体系中担任军事顾问,借此不仅拉拢了很多沙俄旧贵族,连在东北军中的白俄归化军也被拉拢了不少。
不过自从中东路战争中被未来的苏国元帅,罗科索夫斯基率领的库班第五骑兵旅击溃后,‘白伯爵’托玛夫斯基的踪迹更加难以寻找了。
“我听说,最近我们在华夏的同志们很多都失去了踪迹?”布柳赫尔沉声问道。
马尔钦科点点头,目光肃然:“自从那位叫薛霖的将军打败日国关东军对华夏的东三省实行统治后,我们在东北,特别是中东路以南的同志们很多都失去了联络,不知道是怎么暴露的,那个叫薛霖的黄皮猴子,还有他的镇北军,几乎把我们在东三省稍微高级别一点的同志都拿下了。”
“而北方战争后,薛霖的势力延伸到华夏北方九省,我们在华北的同志们只能借助领事馆隐藏自己。”说道此处,马尔钦科也是忍不住叹息连连…
第355章:布柳赫尔的安排(1/3)
他们的苏修国际虽然遭到了全世界的封锁,但在世界各地,只要有工厂,有工人,有农民的地方,就会有他们的成员。
连战乱中的华夏亦是如此,更别说和苏国紧邻的其他国家了。
虽然因为种种原因,苏修国际在华夏的传播受到了很大限制,但在其他地方。
如果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有三个阵营:同盟国、协约国、苏修国际的话,那么此时的世界只有两个阵营:资本国家和苏修国际。
苏修国际的无孔不入已经让资本国家感到害怕了,比如美利坚和日国境内已经开始出现苏修的地下党,而动乱中的德意国中的穷党更是险些成为第二大党派。
为了遏制红色在德意国中的蔓延,各国不得不减少了对德意国的施压,联合德意17国内的资本势力和现在的统治集团将德意国穷党打压成违法党派。
小胡子阿道夫的民族社会主义dé国工人党就是因为当时列强为了平衡德意国内的党派而支持上来的。
甚至连嘲讽阿道夫只配做一个邮政部长现任德意国兴登堡总统也不得不联合阿道夫的民族社会主义dé国工人党打压在德意国日渐强大的穷党。
如果说在东欧,波罗的海诸国是苏国穷党渗透的主要国家,那么在远东,苏修穷党的目标则是分裂华夏外蒙,渗透华夏本国,以及一海之隔的日国。
布柳赫尔思索一阵后,凝重道:“必须尽快想办法把雅布洛诺夫山里的白俄余孽给清除干净。”
“而且得防范他们在东西伯利亚铁路沿线的城市发展起来,我怀疑我们的同志中可能出现了叛徒。”马尔钦科咬牙切齿,用手敲了敲桌子,向布柳赫尔补充道:“看来我们得抓紧一下远东军区的思想教育,有些同志可能思想出现了偏离,在旧白俄余孽的蛊惑下对资本主义、封建主义的沙俄还存在幻想!”
随后,马尔钦科继续源源不断的向布柳赫尔叨叨着:“莫斯科中央已经决定将国内的犹太人移民到远东来,可能近期就会有文件下来,关于选址也基本确定了,就在阿穆尔河畔(黑龙江),重新划分一个州出来,给这些该死的资本家一片土地好让他们从事劳作……”
听着政委马尔钦科的碎碎念,布柳赫尔已经习惯了好几年了,不过关于苏国境内犹太人的安置,他也有些疑惑。
这件事在苏国中高层并不算什么秘密,犹太人是一个非常善于经商的民族,也正是因为这个民族出现的资本家太多太多,苏国内部对犹太人很是警惕。
要知道东欧可是有不下于两百万的犹太人。
在斯达林上台后,便开始讨论将犹太人迁移到一块地方以解决国内的民族问题。
而苏国内部的犹太人则希望迁移到克里米亚一带,那里地理环境优越,适合耕种以及——海贸。
但苏国高层怎么会让他们如愿呢,于是斯大林大手一挥,在远东给犹太人找个地方吧。
1928年3月,苏国最高中央最终确定在远东阿穆尔河(黑龙江)沿岸地带建设犹太移民区。
三十年代初开始将行政区升级为州,并开始大规模将东欧的犹太人迁移到远东。
“这些犹太人难道还会和雅布洛诺夫山里的白俄余孽有什么联系吗?”布柳赫尔抖了抖烟灰,对此并不怎么在意。
作为从内战中打出来的将军,获得过荣膺红旗勋章和红星勋章的第一人,还曾经化名‘加仑’参加过广东平叛,第一次北伐战争,可以说苏国军界中比他能打仗的,板着手指都能数出来。
作为这样一位战功赫赫的远东军区总司令,还击败过张少帅的东北军,布柳赫尔并不认为那些白俄余孽能高出些什么大动作出来。
“布柳赫尔同志!”马尔钦科对布柳赫尔的态度很重视,他目光坚定地为这位老战友做着思想工作:“远东可以说是白俄余孽最可能卷土重来的地方,一旦不小心,很可能让他们组成新的反抗军!这也正是莫斯科中央将你调到远东军区担任总司令的原因啊!你难道忘了在中东路战争时遇到的华夏军阀090军队中的数千白俄军队吗?”
布柳赫尔当然记得,在华夏南方为北伐军工作的时候,就是为了掌握华夏占据的具体情况,以判断苏国若是对华夏进行武装干涉的时候,能有多大的把握赢得战争。
而中东路战争也证明了布柳赫尔的指挥才能,八万军队就将十多万东北军击溃。
要不是怕被各国干涉,布柳赫尔都想直接占领华夏东北了。
“既然这样的话,那就让罗科索夫斯基前去吧。”布柳赫尔从桌子里拿出文件开始写起命令:“让罗科索夫斯基率领第十五骑兵师在雅布洛诺夫山外围巡逻,同时命令贝加尔湖军分区的部队对铁路沿线加紧巡逻,设置铁路沿线的据点。”
随后布柳赫尔对一直竖立在办公室里宛如雕像的崔可夫道:“你也去乌兰乌德吧,最近南方的镇北军在草原陈列了不少装甲部队,蒙古的同志们有些担心华夏人北上入侵。”
ps:还有两更晚上奉上!.
第356章:马尔钦科的不屑(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