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33看书网 > 抗战之红警无敌(1-940) > 第100节

第100节

他抬起头望向平淡喝茶的薛霖,颤声地用上敬语道:“薛帅,现在对士绅地主阶级下手……是不是太早了?”。

第251章:大国之路的野望

李渡好歹曾经也主持过黑龙江省的军政大权,在选择将军权交给薛霖,全身心扑在民政建设上后,在政治格局方面看的更宽广了,这次的绥远德王密谋事件虽然看似镇北军是通过废除农奴制度得到了数百万蒙族农奴和自由牧民的支持,可政治眼光渐渐向去全国筹划的李渡仅仅看了几眼,就从这一封简单的电报中看到了不一样的地方。

蒙古有数百万农奴,遏制了社会结构和社会发展,对于关内来说,又何尝不是呢。

这个时代的华夏拥有足足四亿人口,可土地却集中在那几百万士绅地主阶级手中,华夏的农民多达四万万,除了少数拥有自己土地的自耕农,大部分农民都是从地主手中租借的田地耕种,一亩地一季亩产不过两百多斤,光是地主的租子就至少要五成,然后还有政府的各种苛捐杂税,农民真正的收入不过三成,甚至不到。

而这数百万人的地主士绅阶级才是华夏封建社会以来真正的统治者,数千年的积累下来,已经形成了华夏最庞大的一股势力,在华夏的任何军阀都离不开他们的支持。

比如蒋委员长,就得到了士绅地19主阶级代表的四大家族的支持,北伐成功后,有得到了江南士绅地主阶级的支持,成为了他们的代言人,为他们的利益所驱动。

华夏的财富都集中到了氏族手中,氏族掌握了华夏最精英的教育资源,培育了无数精英人士,可是却又陷入循环之中。

这些精英人士又有多少能真正看清华夏民国的本质?在想办法找到国家的出路,民族的出路?

李渡以前没有想过,因为他只是一个将军,但现在他不得不往这方面想,因为他现在是镇北军这个势力中仅次于薛霖的民政主官!

薛霖掏出烟,拿起打火机点燃了一支,将烟盒推向李渡。

后者摇了摇头,眼神疑惑地看向薛霖。

“你最近的眼光开始慢慢向全国投去了。”薛霖吸了口烟,笑道。

李渡坐在椅子上,说:“既然你已经有和南方那位争那个位子的心思了,老哥也只有尽心尽力的帮你,说实话,在你手下这几个月,比以前在张大帅手下那二十年充实多了。”

胖乎乎的李渡长叹口气:“虽然在关外没有那么多的氏族和士绅,但是我也曾在华北驻扎过一段时间,在华北见识了一番那些氏族和士绅的力量,可以说以前北洋和张大帅统治的时候,政令要下出县城,必须要当地士绅和氏族的合作,才能让政令下到镇子和村子上,华北依然如此,南方根本无法想象。”

说起氏族和士绅这个阶级,李渡也忍不住长吁短叹,这个盘踞在华夏身上数千年的势力,太强大了。

薛霖又何尝不知道呢。

他嘴里抽着烟,转头看向墙上挂着的那副华夏地图,努了努嘴:“东北、西北从清末的时候就战争不断,氏族和士绅阶级是最虚弱的,我们占据东三省后,恍如得到了一张白纸,可以在上面自由的书写,自由地建设,阻力几乎可以说没有,可是在关内,这个阶级的恐怖程度,真的是让人很难想象,如果和他们产生冲突,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最坏的情况可能是处处受阻,毕竟相对于其他人,百姓更愿意相信当地所谓的‘品德高尚的士绅老爷们’。”

听着薛霖渐渐的讲解,李渡的目光也看向地图,渐渐从东三省移到华北,又从华北移到华东,想到哪里的庞大人口和氏族阶级,忍不住打了一个冷颤。

“可是,我们不能不做啊!”薛霖抖了抖烟灰,声音渐渐低l沉起来:“华夏有四万万人口,可耕种的土地不过14亿亩,也就是说人均3.5亩地,连一个人都养不活。”

“更要重的是这些土地大多都集中在士绅和氏族阶级手中,四万万人要缴纳超过一半的口粮給这些人,他们就是趴在这四万万百姓身上吸食的吸血虫!”

“在华东,在东南,华夏现在最富庶的地区,他们在乡里只手撑天!在华夏被西方的坚船利炮撬开大门后,是他们最先接触西方的先进知识,培养了一代代精英的进步人士,推动了华夏的发展,可是千百年来的传统让他们压榨着四万万人,他们的脚下,是四万万在痛苦中挣扎的普通民众啊!”

“四万万的人口,注定了我们只有走大国之路,可是我们没有殖民地,没有美利坚那种多到每人千亩都分不完的土地比例,我们要想发展,要想走上大国之路,只有从内部进行积攒,血与汗的积攒!”

“国家需要从农业社会转型到工业社会,需要很多很多的钱,可是我们穷啊!没有钱啊!只有从民众的血汗和利益中一点点地积攒,农民种地产出粮食、大豆、瓜果蔬菜,养殖户养殖桑蚕、牛羊、鸡鸭鱼猪,商人将这些转变成商品,工厂主将这些进行加工,转化为工业商品,在城与城,省与省,国与国之间流通,用贸易将之转化为金钱,才能将改革养起来!”

“你知道的,我们光是东北三省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就预计投入至少是二十亿,拿下黄河以北,光是几个省份的战后重建资金和东北军、西北军、晋绥军的整编资金就需要上亿元,还有新的包头工业城市、太原兵工厂、黄河水利工程等等,需要的钱已经是天文数字了!”

一笔大国之路的‘账单’从薛霖口中503而出,李渡已经被他的鸿途伟略所震惊。

薛霖要建设的不是一方势力,不是一个强大的军阀,而是一个世界强国啊!

他是在为华夏奠定走向大国之路的路基!

“可是,这些人……”李渡满脸忧愁,端着茶杯的手颤颤巍巍:“千百年,千百年了!泥腿子出身的刘邦没有干掉他们,氏族出身愤恨氏族的王莽没有干掉他们,五胡乱华的异族也没有干掉他们,唐宋元明清,到现在!他们依旧活跃在华夏的历史长河中!他们的势力已经遍布了全华夏!”

“我知道,我都知道……”薛霖将烟头在烟灰缸里熄灭,抬头看向忧心忡忡的李渡:“是温水煮青蛙还是快刀斩乱麻我现在还没有具体的计划,这次只是一个实验,用农奴和蒙古的统治阶层做实验,暂时几年内还不会对他们动手,但要让华夏重回世界巅峰,我们必须打破这旧体制!”

看着薛霖那双坚定而决然的眼神,李渡知道,任何敢挡在他面前的敌人,都会被残忍的清除!

ps:感谢【枫林】打赏的1000vip点!

很惭愧啊,最近在忙租房子和搬家的事儿,从城北跑到城南几个来回,不过放心!很快就可以恢复更新!。

第252章:入主北平(上)

1932年五月初,随着张少帅宣布下野,阎百川宣布下野,东北军、西北军、晋绥军三支在民国历史上至关重要的军队被镇北军收编,整个北方战争也正式落下帷幕。

镇北军再次以强悍的战斗力震惊了所有关注这场战争的人,即使如曾经败在镇北军手下的日国将领,在通过一次次沙盘演习之后更是对镇北军表现出来的战斗力赶到惊叹。

世界各国都没有办法不注意到这场可以说影响了世界的华夏内战。

因为参战的一方正在向欧美各国进行大规模的工业订单,无数工厂因为镇北军而养活,无数资本家因为将工厂里的设备机床甚至整个工厂卖给镇北军而保住了一丝资本元气,所以当北方战争发生的时候,世界各国的政治家和资本家们是又希望镇北军能赢,又希望他们能输。

输了,肯定要退出关内,继续盘踞在东三省上进行建设,这正是世界各国在经济危机下收缩地盘对远东进行的孤立政策。

可是如果镇北军赢了,那么那l个曾在五国代表面前直言能动员数百万兵力和日国死磕的疯子将军的势力必将扩张到黄河以北!

那么以那l个疯子将军对工业的热情,这可是上亿人口的市场啊!上帝!

仅仅一周的时间,镇北军成功突l破了由三十万东北军和十余万西北军防守的长城防线,破天津,围北平,迫使张少帅承认失败宣布下野,世界各国的政治家和资本家还没来得及统一对华政策,突如其来的胜利让所有人都手忙脚乱起来。

“让南京大使馆(公使馆)的人立刻联系这位占据了华夏北方的新王者!他想要什么?工厂?工业机床?设备工人?只要他肯下订单!我们什么都会卖给他!”

英、法、美、德、意等国的统治者纷纷在各自的总统府内发l出了兴奋的吼声。

东北三省,华北五省,总计八个省份,黄河以北最精l华的地区,近八千万人口归入了薛霖的统治下。

所有政客和资本家都知道以那l个疯子将军对工业的热情,会发生什么,现在最重要的就是从他国手l中抢到一个足以养活数万甚至十几万工人以及他们背后数十万乃至上百万个家庭的订单!

在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大危机下,这足以让他们获得连任!足以让他们保住工业元气!

华夏北方那位新崛起的王者一下子成为了全世界关注的头号目标。

从巴黎到伦敦,从柏林到罗马,从华盛顿到旧金山,几乎所有政客和资本家都在讨论着这个新崛起的华夏军阀,各方密电飞入华夏南京的各国公使馆和大使馆,让他们去北方!去为国内拿下订单!

而华夏国内,更是因为北方战争的迅速结束而震惊不已。

正在策划对西南军阀动手的蒋委员长得到张小六和阎百川通电下野的消息后,整整一天吃不下饭。

各方报纸纷纷刊登了北方战争结束的消息以及镇北军宣布的战果。

整个北方战争,十二万镇北军以一千余人的伤亡给五十多万三阀联军造成了近五万的伤亡,战争期间俘虏了十万东北军和西北军,战后接收了剩下二十万东北军和十万西北军以及十三万晋绥军。

从4月24日下午开战到5月1日结束,仅仅七天的时间,一场参战兵力超过六十万人的大战就此结束!

前几天人们还讨论镇北军和三阀联军要打多久,镇北军什么时候能入关?这才一个星期不到的时间,张小六就宣布下野了,随后阎百川也宣布下野。

全国关注这场战争的人士都纷纷吸了口冷气。

饶是曾经入主江南的蒋公和北方军阀发生的中原大战也足足打了五个月,但北方联军伤亡更是超过二十万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