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以后这些庞然大物成长起来了,薛霖准备卖掉手中的一些股份,回笼的资金必然是投入的数倍甚至十数倍,而这些回笼的资金,薛霖又准备新建第二家,第三家重工业,周而复始,以薛霖为开阔者的华夏重工业必将迎来一个繁花似锦的时代!
薛霖将手中的望远镜交给了雷武,一旁的陈霖等人也陶醉的看着热闹的矿场。
特意抽出了点时间来看工业建设的蒋白里也忍不住笑道:“薛帅,一直听说您要进行大规模重工业建设,今天总算是看到了。”
重工业啊,这可是一个国家的硬实力!
德国为什么能崛起,不就是因为他的重工业崛起支撑起了庞大又精锐的德国陆军,从普法战争一路打来令欧洲大陆胆颤不已。
根据新东北王薛大帅的五年计划,东三省的资源将会逐步被整合起来,依靠铁路网形成一条条鲜活的血脉给重工业灌输血液。
严禁私人开采矿产,扶持一批企业做大做强,投入大量资金接着全球经济大危机打包美利坚和德国的工业设备,争取在五年内将鞍山钢铁厂的年产量提升到150万吨钢材,本溪钢铁厂的年产量要达到20万吨钢材,铁产量达到100万吨。
不仅是两座钢铁厂,还有新重组的东北矿业集团,整个东三省预计将在五年内达到20万吨铜产量,500吨万煤产量,300万吨焦炭产量,5万吨锰产产量,矿业年产值争取突破一个亿,此外还有沈阳火电厂,以及三座大型水电厂在新建。
当听完滔滔不绝的话语,饶是蒋白里也被震惊,可是仔细想来,似乎也不是不可企及的数字,鞍山钢铁厂去年的产量已经是100万吨生铁,20万吨钢材,还有本溪钢铁厂去年产出了30万吨煤炭,20吨万生铁和1.2万吨钢材。
如今薛霖背靠着神秘的银河家族联盟,从国外不断的购买工业设备回国,光是中小型钢铁厂就搬了数个,还有据说是国外华人的数十名钢铁专家(红警工程师)的指导,并非办不到。
而更让蒋白里叹息的是,南方哪位还在为他所代表的阶级获取利益,针对各路军阀进行平定军阀的战争,然而他却对重工业视而不见。
不,不是视而不见,而是以四大家族为首的阶级已经垄断了从国外获取各种轻重工业产品的渠道,通过贸易大量赚钱金钱,打压国内的重工业发展。
因为重工业投资大,见效慢,远不如从国外购买工业成品,转手给南京政府,轻而易举就能赚取到大量利润。
蒋白里不由想到,等薛帅的五年计划完成,随着他的野心越来越大,当东三省已经满足不了他的时候,南方那位和他背后支持他的阶级,拿什么来抵挡强壮得如狼似虎的镇北军!
蒋白里嬉笑一声,自己为什么要为那个同姓的家伙烦恼呢?一个彻底统一的华夏,一个拥有强大重工业和世界顶级精锐军队的华夏,才是自己最想看到的,不是吗?
从鞍山回到奉天的路上,无数火车和汽车来往反复。
从收复奉天开始,薛霖就在着手着工业基地的建设,如今虽然已经改名为沈阳,但经过重点发展,这座东三省的中心城市终于出现了一座庞大的工业基地。
特种钢厂、兵工厂、机械厂、发动机厂、规划中的锅炉厂、特种车辆厂等等,如果顺着奉天以北的三条铁路线还可以找到盐酸厂、天然气厂、烧碱厂、煤铁基地、铅锌矿厂、铝土矿厂等等。
再加上已经在沈阳成立的三家技术工人培训学校,整个沈阳重工业群已经初显峥嵘。
虽然重工业群只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最终目标的十分之一不到,大量工人也在进行职业培训,机器设备在从海外美利坚、德国搬迁回国的海船上,技术也在红警工程师们的带领下慢慢攻克,甚至连许多矿山也因为机械设备的缺乏而开采不足,但是!
谁也不能否认,东北的重工业群已经成为了华夏工业的骨架,将重新扛起华夏已经被二十多年战争破坏得支离破碎的工业体系!
4月初,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薛霖亲自视察了位于奉天城东的沈阳飞机制造厂和沈阳发动机厂。
用红砖和拱形木梁搭建起来发动机厂房内,数十台削铣机床发出隆隆噪音,十几位红警系统出身的工程师正在知道着近百位学生,这些年轻人来自五湖四海,有的甚至是在国外听闻东三省大规模买进工业设备后不远万里回国的年轻华人。
薛霖抬手阻止了其他人试图上前打扰他们,静静看着这一幕。
空军是未来战争的绝对,制空权的重要性让薛霖这个从后世而来的人非常看重飞机制造厂和发动机厂的建设,在他不懂的时期,就投入了近百万银元的投资,一度让其他厂眼红不已。
而在抽出红警工程师后,薛霖第一时间招募了飞机和发动机专业的工程师派到了这里。
空军的me-(诺李的)109和其中的活塞式v12型航空发动机‘db-605’更是随时提供给两厂研究。
随着铝厂的特种发动机用铝材的投产,沈阳发动机厂终于可以开始仿制db-605发动机,虽然这款发动机才1100马力,但在如今已经是世界最先进的发动机了。
薛霖给他们的起步虽然高了,但有红警工程师带领团队和培养后辈,发动机厂已经成功仿制出了1000马力的活塞式v12型航空发动机。
而飞机制造厂也以me-109战机为参照物,建造了12架单翼全金属教练机,其中的材料和发动机都是使用的国产货。
并且开始自主设计建造第一款飞机,他们将从民用客机到教练机,从水上飞机到运输机,最终将设计出华夏自己的战斗机和轰炸机!。
第195章:陈震大婚
四月中旬的沈阳,战后重建工作与城市扩建工作一同进行着,不过随着沈阳作为东北的重工业中心一系列的工厂在这周围展开,无数人口拥入了这座东三省最大的城市,带来了为寻找工作,忙碌又充满干劲的百姓。
在破碎的城市废墟中,无数新工厂拔地而起,整个沈阳到处都能看到忙碌的施工地和来来往往的人潮人涌。
在这个时节,沈阳迎来了一件喜事。
沈阳故宫正门的那条街已经改名为沈阳路,进入清晨红灯笼和喜庆的鞭炮挂满了这条街,整条街所有住户的门口有石狮子的都傍上喜庆的红绸,连薛霖那刚完工的大帅府也被多挂上了两个红灯笼。
刚组建的国民警卫队正三步一岗守卫着这条街,让无数人好奇不已。
一些进城找工做活的人忍不住向身旁的一些沈阳本地人问道:“诶,兄弟,这条街咋这么火热啊?是咱们大帅结婚了吗?”
或许没多少人知道沈阳故宫在哪里,但是没有多少人不知道,将东三省挽救于为难的薛大帅的府邸在哪里。
被问及的那人是个有些微胖的商人,一边看热闹,一边笑007道:“兄弟你外地来的吧。”
“啊,是啊,进城来找工做活的。”外地人瘦瘦巴巴的,回答道:“俺从关内过来,虽然家里分了点田,但我习惯了在城里做活,所以进城找活干。”
商人笑了笑,指了指这条街:“这条沈阳路啊,住着的可都是我们东三省赫赫有名的人!比如薛大帅,陈震总参谋长,李渡省长,蒋白里校长,他们的住宅都在这条街。”
“乖乖!”瘦子看着占满了警卫队的街道,倒吸了一口冷气。
商人笑道:“今天可不是咱们大帅结婚,不过啊,也是值得全东三省普天同庆的日子!”
“哦?”瘦子挠了挠脑袋:“那是?”
“是陈总参谋长大婚!”商人喜庆道。
他刚说完,还不等瘦子多问什么,沈阳路上忽然想起一阵鞭炮声,瘦子和商人循声望去,只见一身红色搭配黑色婚服的新郎正骑着马带着迎亲队伍将新娘子接回来。
长长的迎亲队伍敲敲打打,踩着鞭炮爆炸后形成的红地毯缓缓而来,中间一顶四人抬着的红色大花轿。
周围到处都是小孩子追着迎亲队伍讨要喜糖,负责迎亲礼仪的喜娘指挥着拿着装满了喜糖的陈家和甄家的丫鬟们,将喜糖和鲜花大把大把的向外撒去,引得众人纷纷鼓掌凌空接下这些喜糖。
小孩子们更是在大人们间到处钻来钻去,寻找着掉落在地上的喜糖。
当迎亲队伍到了陈府,一身民国新郎服的陈震在众人热切的目光下,来到花轿前,由喜娘拿着一根金玉竿子掀起花轿,引导着新娘子从花轿里出来,再亲手交给新郎。
饶是一向冷脸示人的陈震,虽然脸上还是表情僵硬,但左眼溢出的爱意却让所有人都能感觉到。
站在陈府外的多是来自政府的官员和军队的军官,纷纷哈哈笑着,喜庆地为两人送上祝福的掌声。
在陈府的欢天喜地中,新郎新娘纷纷入宅,一系列的前奏后,便进入了大堂。
吉时已到,新郎新娘该拜堂了。
不过这时却出了一点意外。
陈家家主和甄家家主邀请薛霖作为主婚人,请他坐在上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