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33看书网 > 抗战之红警无敌(1-940) > 第12节

第12节

“哈伊!”小野寺幸树立刻转身让电台联络炮兵部队。

日本资源稀缺,像是大口径火炮这种东西更是大部分资源都倾向了海军,整个第二师团只不过几门105以上重炮而已,攻击的时候还得考虑炮弹基数和投送火力。

不过至少他们的敌人,支那人的武器装备更落后,空有两百多万陆军,火炮数量连大日本帝国一半都不到,甚至在105毫米以上火炮更是稀少得只有中央军和几个大军阀才有。

日军重炮停止轰击后,四个大队,四千多日军开始在小口径火炮的掩护下冲入了长屯防线两百米内,开始架设重机枪和掷弹筒。

与此同时长屯防线前的观察哨响起了警铃声,无数镇北军士兵从散兵坑、战壕、防炮洞中涌出,冒着日军火炮扑入第一条堑壕,将枪口瞄准了已经突入一百五十米的日军。

mg34通用机枪架起了三脚架,率先开火!

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

缝纫机般的机枪声开始了重点射击,瞄准了两百米外那些日军的掷弹筒老兵和轻重机枪,7.92毫米弹壳哗啦啦落地,散落在沙包和战壕上。

噗!噗!噗!

随后各部队也纷纷开火,莫辛纳甘特有的低沉声在阵地上连绵不绝地响彻起来,伴随着日军火炮落下的爆炸声,与机枪声一同谱写出一曲死亡之歌!

长达六公里的战线火光不断闪射,一条条火蛇汹涌而出,日军也发狠起来,九二式重机枪被抬到田埂后,瞄准了防线不断射击,掩护己方士兵冲锋,掷弹筒老兵们娴熟得躲避着子弹,直接趴在黑土地上,将全长不过长413毫米的掷弹筒双手拖着,发着着50毫米榴弹。

两军交战,立刻彰显出了双方的军事素养。

日军部队娴熟的单兵战术动作和兵种配合让镇北军的新兵蛋子们压力不断,反观薛霖的镇北军,封山高地的第一团士兵还好,多是在绿林中混迹多年的土匪,经过训练中心的加深培训后,战斗素养并不比日军差多少。

而进攻封山高地的日军部队也是受阻最大的,在其他日军部队突进到一百米的时候,封山高地前的日军被压制在了一百五十米外。

东侧和西侧阵地的二团三团表现的则差强人意,只能勉强令人接受。

“他们的战斗力似乎参差不齐。”多门二郎从观察窗看到己方军队的受阻情况,判断出了敌人的情况。

小野寺幸树和几名师团部参谋补充道:“根据前方进攻士兵的描述,封山阵地的敌人占据高地,战斗力也明显比东侧和西侧的敌人更强”

“他们的步兵很多都是民兵水平!重炮轰击的时候似乎还发现有慌乱的迹象,虽然很快便被解决了。”

“但是机枪手却非常娴熟老练,在交战中与我军机枪手难分伯仲!”

“支那军队的数量并不多,六公里的战线最多放下五千人,与原本估计的两万人有很大出入!”

“那其他的人在哪里?突袭吗?该死的!长春城内的情报怎么还没有打探到!特务科那群马鹿!”

“要消灭他们,付出的伤亡估计比江桥战役要多很多!”

听着参谋们的汇报和争执,多门二郎盯着地图上两军的布置,眼镜下的一双大小眼微眯:“真是个奇怪的对手……”

ps:感谢【我爱喝哇哈哈】的一千vip打赏!谢谢支持!

另外,再求鲜花!求评价票!

求鲜花!求评价票!

求鲜花!求评价票!

第三十三章:找到了!【三更求收藏!】

“日军重炮部队还没有搜寻到吗?”

镇北军前线指挥部,薛霖从通往观察哨的堑壕里走出,皱着眉对身旁的参谋军官们问道。

“总司令,炮兵部队已经初步计算出日军105毫米重炮阵地有三个,还在计算距离。”一名参谋汇报道。

薛思站在电台联络员身后等候着情报,见薛霖回来了,拿着一份文件走上前道:“总司令,哈尔滨密电!”

“哈尔滨?是李渡将军还是马山将军?”薛霖想起昨天离开的周宏文,看来应该是和救国军联络上了。

薛霖接过文件一看,果然。

这封电报是李渡将军亲自发来的,先是称赞了一番薛霖夺回长春的壮举和战略意义,热切希望两军深入合作将日本侵略者敢出华夏土地!

随后关切的询问镇北军的情况和北上日军的情况,并表示如有需要,救国军两万将士随时可以赶来长春与镇北军共通抗敌!

在看到电报最后李渡将军决定南下吉林时,哈哈笑了出来。

“李渡将军他们还是很明白的!”薛霖将电报还给薛思。

陈震听闻,从地图上抬起头,问道:“李渡将军准备南下吉林了?”

薛霖点了点头:“嗯,是啊,除了留下一个团守卫哈尔滨,三个师两万人全部南下了。”

两万东北军老兵!即使是陈震,也忍不住吸了口气,看着地图思索起来,吉林没有直到哈尔滨的铁路,李渡率大军南下,必然走南满铁路先到达长春,再从长春转向吉林!

而吉林不过千人左右的日伪军,李渡却亲率整个救国军南下,这其中的意味不言而喻。

两军合兵!共通抗日!

而提出南下吉林这个意见的薛霖也正是给李渡一个选择,是北上齐齐哈尔各自抗日,还是南下吉林,两军合兵,一同抗日。

现在看来,李渡是选择了大局。

“他们先头部队大概在明天早上七点左右到达,支援他们的那批军用物资也囤在了北站。”薛霖脱下手套,端起桌上的茶杯灌了口茶水。

陈震沉声道:“合兵之后,我们手里将会有接近三万兵力,但是战斗力却参差不齐,主要是我们的四个轻步兵团还有待磨练,而且前线正面防线最多容纳五千人的守军,看来得将防线再向左右展开了。”

“长春的防卫可以调一个团增强一下,西站调一个团驻守,南站泉眼湖调一个团驻扎,再调一个团进攻吉林;差不多六七千人的兵力就撒出去了。”薛霖拿起铅笔,在长春地图周围圈了几个圈。

他手中的红警间谍已经成功潜入了第二师团指挥部,可以最快的得到日军调动情况,根本不用担心日军从其他地方绕道进攻长春城,不过能分散一下兵力,承担一下防务还是很不错的。

陈震也点了点头:“这样的话,就剩下两军合并的问题了。”

救国军两万多将士,都是傲人的老兵,如何在合并中以薛霖的镇北军新势力为主导,才是关键。

不过薛霖并不担心,等他们到了长春,看到自己展现出的实力后,自然会明白他们和镇北军的实力差距。

而且薛霖也并不打算立刻合并,而是暂时以友军的形式展开通力合作,在接下来的对日战争中镇北军逐渐占据上风,再加上待遇和伙食,武器装备等,到时候不怕这两万人融入不了他的镇北军。

“报告!二组急电!”指挥部内,电台联络员的声音让大家忽然一震。

薛思赶紧上前接过电报查看,随后惊喜道:“找到日军重炮兵阵地了!”

薛霖紧捏了一下拳头:“终于找到了!在哪里?”

高级军官们纷纷来到中间的地图前,看着薛思根据电报信息,拿着铅笔在陶家屯车站后方画了几个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