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苦受累,没在怕的!
那么,首先就要完善各项细节。
第一步,计算可用资金。
2000出头,可怜兮兮。
哪怕别的什么都不管,只用来进货,最多也就是2000多斤西瓜而已。
不过没关系,汪岩有办法。
第二步,确认货源。
西瓜肯定来自汪家坳,老家瓜农都是拐着弯儿的亲戚,可以让汪岩随便挑。
要想把【吃货灵觉】的作用完全发挥出来,就必须亲自去田里挑瓜,不能假手他人。
另外,在老家挑瓜,最重要的是可以……赊账!
汪岩大伯和奶奶仍旧没搬出汪家坳,总共二三十户农家,老太太的辈分高、人缘好,有牌面的。
拉一车西瓜出去卖,卖完再结账,小意思,随便谁都会给个面子。
第三步,搞定运输。
汪岩刚刚拿到驾照,开车不成问题,但是车从哪来,得好好琢磨一下。
而且汪岩身上的现金蛮紧张的,掏不起油费。
最好是找人借一辆……
在纸上画个圈,标注重点,汪岩开始琢磨下一项。
第四步,吹牛哔。
现在就得想好全套说辞,把场面扎圆了。
一斤卖到三块钱,估计能赚到一半,利润是一块五。
一天至少得卖出去800斤,才能满足汪岩的资金需求。
太难,零售很难卖出那么多。
所以照目前的情况看,至少得卖到5块钱以上,才有足够的利润空间。
满大街都有的西瓜,人家卖一块五、一块八,汪岩却要卖五块,不吹牛怎么行?
人民群众是有智慧的,对此,早有理解。
“宫廷玉液酒,一百八一杯,这酒怎么样,听我给你吹……”
汪岩要干的,就是同样的事儿。
第五步,找准高端客户
精确对焦!
直接打开百度地图,先去查找高档酒店。
查到一半,汪岩突然意识到不对劲。
要想把西瓜卖上价儿,应该是只能零售吧?
五块钱以上的价格,要往酒店、精品水果店里送,怕不是要被骂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