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姑娘已经在城门外等候,老妇人坐在满枝的马上,夜莺骑着好马又重量轻,带着松玉芙以便快速撤离。
方才已经从夜莺的口中得知烽火台的意思,几个姑娘脸色都比较凝重,特别是出身书香门第的松玉芙,连打架都没见过几回,却在史书上看尽了战乱的惨烈,小脸煞白煞白的,想要说什么,却又不知道怎么开口。
夜莺在幽州对两军搏杀司空见惯,此时最为镇定,和没事儿人一样,走到跟前扫了眼后面的两百轻骑:
“公子,婚船不能在太原附近久等,一个时辰赶不回去,萧大小姐肯定会起锚先走,我们得快点。”
清溪县在太原西侧,相距五十里,两地是平行的,和宁武关的距离相等。萧绮的处理事务从不被个人情绪左右,永远选择最小的风险和最优解,如果在北齐先锋军抵达之前,许不令没有赶到太原城外,萧绮肯定会先走,避免全部落入敌手。
许不令晓得萧绮的性子,没有半分迟疑,一马当先走在了前面,朝着太原方向疾驰而去……
----
踏踏踏——
马蹄声如擂鼓,宁武关一破,直至太原一马平川,无险可守。
率先入关的万余精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向太原周边各处,发挥闪电战的奇袭效果,在大玥没有反应过来之前一波平推,迅速在关内站稳脚跟;最难啃也最重要的太原城,则留给后方的几十万大军强攻。
北齐缺粮、缺盐、缺铁,唯一的优点便是马比人多,还都是良种马,机动性高出步骑结合的大玥军数倍,若不是烽火传讯太快,恐怕后方乡县还一无所觉的时候,先锋军就已经到城墙下了。
万里雪原上烟尘滚滚,浩浩荡荡的骑军如一把尖刀刺入大地,后方则是海啸般的兵潮,偶尔在要塞碉堡附近停顿些许,便直接碾压了过去,换上了大齐的紫色青鸟旗。
尖刀的最前方,两匹‘追风踏雪’率众而行,马上的银甲将领,面向不过二十五六,披散的长发自头盔下随风飞舞,手持大齐姜氏的标志性兵刃龙纹槊,槊锋依旧残留着未干的血迹。
身处战场,银甲小将脸上却无半分紧张,反而显出了几分难以言喻的感慨,毕竟他是北齐右亲王姜横的长子姜凯,他不是深入敌国,而是长这么大以来,第一次进了自己的家门,走在了自己家的土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