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在是……
贝格曼都不知道该怎么形容。
当皮萨罗帮助拜仁重新领先时,贝格曼都觉得比赛没希望了,好不容易靠运气追平比分,结果对方轻易的再次领先。
这球还怎么打?
现在贝格曼的心情就不一样了,他发现只要球队里有甄少龙,要取胜就是有可能的。
这个年轻人就是希望啊!
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比赛进行到第一步,贝格曼也只能把胜负压住在甄少龙身上,因为他发现球队整体实力和拜仁的差距,比想象中的还要大很多,各个位置对抗处在下风也就罢了,整体防守在拜仁的进攻面前,根本就可以说是‘漏洞百出’,完全顶不住拜仁的进攻压力。
上半场拜仁的两个进球就是明证。
拜仁都只是正常进攻,就频频在门前制造机会,他们能轻易穿透圣保利的防线。
比赛这样继续下去,拜仁依旧能轻易取得进球。球队想要争取胜利希望,肯定不能让对方轻易进球,唯一能做的只有继续加强防守。
中场休息的时间里,贝格曼不断的强调防守,不仅仅是后防线,让两个边路,乃至于苏伦蒂克、博尔、卢兹,都必须要回撤参与防守。
贝格曼没有谈进攻。
但所有球员都知道,进攻等于完全交给甄少龙了。
为了能让禁区前沿防守更严密,贝格曼也决定做换人调整,“豪克,你准备出场。”
布吕克纳是后腰球员。
后腰球员准备出场,一般被换下的会是中前卫,下场的不是博尔就是苏伦蒂克,可等下半场一开场,贝格曼却临时改变了决定,他让边路老将比尔特兹下场。
“布吕克纳换比尔特兹?”
“圣保利是打算放弃进攻了?”
豪克-布吕克纳,后腰。
埃尔察-比尔特兹,右边前卫。
“后腰换右边前卫?”一个有些说不通的换人调整,明眼人都能看出背后的意义。
圣保利场上是442阵型。
两个中场中路球员中,苏伦蒂克是阵型核心,进攻、防守都做的不错,可以算作是后腰球员,再加上布吕克纳,就等于有了两个后腰,哪怕把博尔算作是右边前卫,阵型也变成了奇怪的4222。
如果把苏伦蒂克当做是前腰,博尔算作是右路球员,阵型则变成了4132。
这两个阵型只能说出来,实则是完全不成形的。
贝格曼做的换人调整,根本就完全说不过去,会让圣保利的阵型变得混乱,反倒用布吕克纳换下卢兹才更说的通。
但卢兹没下场。
这就说明了一点:贝格曼没有完全放弃进攻,他放弃的是正面推进,没有正常阵型支持的前提下,正面推进就会遇到‘有位置没球员’的尴尬,就很难打出威胁了。
在换人调整以后,圣保利的打法更加倾向于防守,不能说完全的死守,但布吕克纳、苏伦蒂克加上博尔,三名中路球员顶在禁区前沿,可以大大加强禁区防守的厚度。
各路媒体也针对换人讨论起来--
“布吕克纳是一名不错的后腰,他的风格很强硬,会大大加强禁区前沿的拼抢能力。”
“这个调整过后,圣保利失去了打正面的能力!”
“圣保利是打算死守了!”
“面对强大的拜仁,这也是个不得已的决定!”
“……”
伴随着比赛的不断进行,场上的情况也证实了判断。圣保利的进攻次数,明显要比上半场少,他们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稳固防守上。
“这是正确的决定!”
在许多人看来,圣保利选择加强防守是正确的,没有人会因此指责贝格曼,因为双方本就不是同一水平的球队。
弱队要胜强队,就必须要稳固防守。
比赛进行到这一步,双方打平已经是个奇迹。圣保利想要抓住机会,唯一就只能去加强防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