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白鹭商队的马车在晒谷场上一字排开,各家各户的村民们纷纷拿出自家的特产来交换生活所需的物品。白微依旧站在陶蠡旁边一一将交易情况记录在案。
村民们拿来的东西大多都是粮食以及从山上采来的菌类和药材什么的,并没有多大价值,但白鹭商队的人还是照单全收,并给了村民们高出一倍的价钱。拿到钱的村民都兴高采烈地到另一边去选自己想买的东西。
这时一个年迈的大娘走到了白微和陶蠡身边。她手臂上挎着一个小竹篮,背佝偻得很是厉害,一边走还一边不停地咳嗽。
“李大娘,身体还好吧?”陶蠡问道,接过她手中的竹篮。
“唉,没事儿,只是一点小风寒而已。”李大娘笑了笑,然后一脸神秘地揭开盖在竹篮上的蓝色方布的一角,“小陶啊,看看大娘这次又给你带好东西来了。”
白微被她这话勾起了好奇心,也凑过去往篮子里瞧。只见一个暗褐色的表面有些粗糙的东西躺在里面,大约有白微两根手指头那么粗,长着几根根须,颇有些像人的四肢。
“小陶啊,看见没?这是我几天前从山上挖到的人参!”李大娘压低了声音,像抱着宝贝似的捂着那篮子。
“这、这是人参?”白微大跌眼镜,不会吧,如果自己没看错,这应该是何首乌才对。
“嘘。”李大娘竖起一个手指放在嘴边,“姑娘你小声点。我听人家说啊,这长成人形的人参可值钱了,今天要不是看在小陶的份上,我都舍不得拿出来呢。”
陶蠡把手伸进篮子里,将那东西翻看了几眼,居然点点头说道:“的确是千年的人参,李大娘你这次真的挖到宝了。”
“喂……”不会吧,连自己都看的出这是何首乌,陶蠡不可能看不出来,白微张口想说点什么,却被陶蠡看了一眼,一句话又缩回来了嘴里。
“我就说吧,小陶是有眼光的人。”李大娘高兴得脸上都放光了,“那小陶你看这能卖多少钱?”
“这人参的价值我暂时还不能估计。”陶蠡想了想,从怀里拿出自己的钱袋放进李大娘的竹篮里,“我这有一百两银子,大娘你先拿着,然后到那边去看看有什么需要的,尽管拿。”
“一百两这么多?!”李大娘不敢相信地看着竹篮里的钱袋,“小陶你会不会亏本啊?”
“不会。我拿到前面的戎州城里一转手可就不只一百两了。”陶蠡从竹篮里拿出那块何首乌,拿手帕仔细包好了,递给白微,“大娘,你去那边拿东西吧,然后让他们帮你搬回家。对了,有病要赶紧治,记得让村里人去镇上帮你请大夫。”
“好好好。”李大娘高兴地挎着竹篮往那边的马车走去了。
“我还是第一次看见一百两的何首乌,陶公子可真大方。”白微掂了掂手里的东西,笑着说道。
“你怎么知道我就不能把它当人参卖出去?”陶蠡看着她淡淡地说道。
“算了吧,为了避免咱们白鹭商队的牌子被你砸了,我看还是把这东西拿给天乐,让她煮了吧,总归还能保养一下头发。”白微把手里的账簿递给他,拿着何首乌去找天乐。
想不到这个姓陶的还有点善心,平时那么抠门,对这些村民们倒真是没话说,怪不得村民们一看见白鹭商队的旗子就那么激动地涌了过来。
对了,这是不是说明陶蠡也肯定会把她送到孙大夫的朋友那?
一想到很快就能解了体内的蝎毒,去找楼厉泽他们,白微只觉得脚步都变轻快了许多。
身后,陶蠡看着她蹦蹦跳跳的样子,没来由地嘴边泛起一抹笑容,摇了摇头,低头翻看起手里的账簿。
忙到中午,终于能歇口气吃点饭了。白微正忙着和一盘青菜奋勇激战,忽然袖子被人拉了一下。她回头一看,居然是个七八岁的小姑娘。
她连忙把嘴里的菜咽下去,笑道:“小姑娘有事吗?”
“姐姐,你们是不是什么东西都收啊?”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明显有些紧张,小声地说道。
“嗯,那要看你的是什么东西了。”
“那您看看这行不行?”小姑娘把紧紧攥着的小手伸到她面前,然后缓缓打开拳头,掌心里躺着一颗洁白光滑微微有些透明的小石头。
白微愣住了,一把抓住她的手,有些着急地问道:“小姑娘,你这石头是在哪捡到的?”
“这……”小姑娘被她这么一吓,有些不知所措,“那它能换东西吗?”
“当然能啦。”白微连连点头,摸了摸身上,却想起现在自己是身无分文。她想了想,摘下耳朵上的明铛耳环放到小姑娘的手里,“我拿这个跟你换这颗石头,不过你得告诉姐姐这石头是哪来的?”
小姑娘看着手里的明珠亮晶晶的比那石头不知好看了多少倍,连忙点头,把石头给了她,然后指着村子外的一座山峰说道,“那座山上有好多温泉,我就是在温泉里捡到这石头的。”
温泉?白微一听这话,更是激动,拍拍小姑娘的脸,“谢谢你,去玩吧。”
小姑娘一蹦一跳地跑向不远处的一个妇人,献宝似的把刚得到的耳环递给那妇人看。妇人先是有些诧异,抬头望过来,白微笑着向她点了点头,她也笑着颔首致谢。
“是我该谢谢你们才对。”白微高兴地想着。
没有错,她的确从那石头上感觉到了一点点的水灵之气。
如果温泉那里有更多的石头,或者根本就聚集了充沛的水灵之气,那她说不定能借以逼出身体里的蝎毒。
看见陶蠡朝这边走过来,白微连忙把石头塞进怀里,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继续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