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位专家亲眼见识了陆钊的手工能力,简直惊为天人,实在难以相信一个人的双手可以做这么多事情。
劳尔出设计图纸,陆钊跟着修改一下,尽量减小体积并可拆卸,最终做到最大零件体积不超过一米五,重量不超过一吨。
陆钊还特意为它制作了装载车辆,这一切都在为转移做准备,这里虽然隐蔽易守难攻,但如果日军肯付出代价八路军这点兵力还是守不住的,因此要做好有一天转移的准备。
陆钊制造的所有设备都是可拆卸搬运的,并且从第一天起就明确了每个设备的责任人,甚至每个零件的责任人,一旦转移都要看好自己的零件,重新生产时也能快速组装。
炼钢厂距离兵工厂有五公里,陆钊找了一个两个悬崖之间一线天的地形,炼钢厂在悬崖底部,头上是几十米的悬崖,这样在悬崖上多放置一些障碍物可使烟囱排出的烟气分散,不易被侦查。
陆钊这边建设炼钢炉,劳尔那边培训工人,双管齐下。
对于炼钢厂的建设八路军总部那是举双手双脚赞成,下令各部队、地方政府全力配合兵工厂物资筹备处的工作,不仅供应煤、焦炭、铁矿石、钢铁等材料,还命令发现不认识的矿石就要采样上交。
陆钊带着工人们没白天没黑夜的工作了半个月,炼钢炉大体成型。
“陆钊,工作不是一天干完的,你没必要让自己这么累,你已经做到了很多别人无法做到的事情”负责炼钢的劳尔劝说道。
“没事我不累,早一天炼出钢来,战士们就早一天拿到武器”
劳尔耸耸肩无可奈何,不过跟陆钊合作真的很舒心,他只用动动嘴陆钊就能帮他实现,而且又快又好。
心中不免有些叹息,如果陆钊处在一个工业健全的国家他能发挥多大的能量,而这样一个一穷二白的国家,陆钊几乎是一个人打造了一座军工厂,不得的让人佩服。
二十天时间炼钢厂开始试生产,第一次生产量很小只有一百公斤,当看到通红的钢水倾泻而下的时候,所有工人都忍不住欢呼起来。
这还不算完,冷却之后还要经过劳尔的检测。
“我宣布,钢材合格可以用于制造枪管、炮管”劳尔站上一台机器上,高声宣布。
“哦哦”
“哈哈”上百名工人围在一起大声欢呼,有人更是喜极而泣,从此兵工厂又多了一条自产的材料来源。
陆钊也是高兴的一直鼓掌,这座炼钢厂如果材料足够全力生产每天能出产五吨钢材,生产铁能生产十几吨,大大缓解了钢材紧缺。
而且这只是第一步,将来还可以建设第二条生产线。
几位苏联专家的到来,再次为兵工厂提高了技术水平,炸药火药来源更广泛,产量大增,自产钢材可以制作步枪、火炮。
陆钊现在就可以宣称龙岩岭兵工厂的技术水平超过了黄岩洞兵工厂。
接下来就是积攒制造用于生产步枪和火炮的设备了,虽然能炼钢了,但也不是什么都能自己制作,没有轴承钢,用于制造机器的轴承还是要靠从日本人那缴获。
而且最近陆钊确实累了,连续高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