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久,周大掌柜才问:“公子还在寻找老东家的消息吗?”
王衍爵说:“我相信,我阿爹就算遇险,也会想办法生存下来,他一定是被困在哪个地方了。”
王大掌柜点点头:“老掌柜一定会想办法,送消息回来的,咱们且等着吧。”
周大掌柜问道:“公子,咱们这一次运粮,就算拿到那盐引茶引,也没啥利润,没有钱赚,您图什么呀?”
王衍爵指着正在卸货的船上,几个巨大的木箱子说的:“图什么?一是协助族兄稳定朝堂,打压京师粮价。
第二,图咱们的货,运到北京的速度,比漕运更快,费用更低,两位知道那几个箱子里,装的什么吗?”
二人摇头,王衍爵说:“那是生产出来,不到十天的茉莉花茶,咱们走海运,十五天到北京,只需一个箱子的茶叶,就够咱们的费用了。
这一次,咱们拉了八个箱子。”
两位掌柜这一下明白了:“公子这是在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啊。”
“在商言商,”王衍爵想起了舜华说的话:“没有利润,拿什么来维持运转?”
舜华对他说:“早在元代,从上海到北京的海运航线,已经很成熟了,因为本朝禁海,海运才没落了。
咱们利用这次机会,要探索出一条近海岸线的航道,总有一天会用到的。
为此,不必把眼前的利益看得太重。”
他对周大掌柜说:“咱们以前那批旧人,要尽量的找回来。
他们对南洋航线熟,这一次,也要让他们熟悉熟悉北洋航线,以备将来之用。”
周大掌柜说:“老朽明白,接下来,就派人去联络熟悉的商家,帮他们往北方运货,也把他们滞留在北方的货运回来。”
王衍爵点点头说:“对,这才是咱们的生存之道,既为朝廷做了贡献,咱们又赚到了银钱,这叫‘双赢’”
王衍爵想起舜华说的这个新词儿,觉得很贴切。
周大掌柜见那几个大木箱子,也被吊架给送上了海船,突发奇想的道:“这个大木箱子,要是装上几袋粮食,一次就吊上来了,岂不更加省时省力?”
王衍爵摇摇头:“本公子也这样问过别人,人家说,那个吊架,毕竟是木头做的,承重力有限,太重的货物吊不起来。
别看那一大箱子茶叶,重量也就100多斤,用它装轻货还可以,装重货的话,就要用到另外的设备了。”
“另外的设备?”两位掌柜都转过头,好奇的问,“还有比这个吊架更好的设备?”
王衍爵点点头,又摇摇头:“听说那是精钢做的设备,造价昂贵,本公子也没见过。”
九月二十五日,王衍爵组织的第一支运粮船队,共六艘海船,顺利抵达登州港。
此时的登州港,早已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