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再上游的杨家湾,凤凰溪在这里拐了一个弯,差点就要流进长江,又倔强地折了回来,流经谢村、袁家村、码头镇,最后流进江湾。
杨家湾村在溪流拐弯的地方,筑起一道水坝,把本来就不多的溪水拦了起来,一滴水也不往下游放。
杨家湾的人早做好了护坝的准备,只见几十个青壮,拿着扁担锄头,在坝头上严阵以待,只要有外村人靠近,一律挥舞棍棒驱赶。
见谢袁两村的联合部队怒气冲冲而来,先头部队有一百多人,杨家湾的护坝队丝毫不惧。
一人边敲铜锣,边往村里去报信,其他人毫不畏惧地迎了上来。
没有多余的话,双方立即战在一起。乡下人械斗,没有阵法,没有技巧,没有功夫,只有两个字:混战。
一百多人打四十多人,东风压倒西风,杨家湾的人很快被打败,队长领着人边打边往村子里撤退。
联合部队抢占了水坝,敢死队都有抢水的经验,不待吩咐,立即操起手上的锄头挖水坝。
只有挖开水坝,才能把水放到下游去。
杨家湾的村民,哪里肯让辛辛苦苦拦起来的水,被人放掉?
听到锣声,立即全村总动员,在田野上干农活的,在家里歇气的,连青壮妇人、耄耋老者,都操起家伙跑出村来,上不上前不要紧,壮壮胆子总是好的。
杨家湾汇集了几百青壮,西风又压倒东风,一百多联合部队的敢死队员,被打出水坝,还有两人受了伤,被抬到后面等待救治。
半个时辰后,袁谢两位族长带领的大部队赶到了,袁族长年纪大走不动,坐在滑杆上,由两位年轻人抬着,跑得飞快。
舜华跟着跑得气喘吁吁,心里既激动又紧张。
上次护花事件,闹得声势浩大,最终没有打起来,看来今天要动真格的了。
赶到的大部队,来不及休息,就哇哇叫着冲了上去,东风又压倒了西风。
有人跑着,还没到前线呢,先叫自己人拌倒了;有人的锄头举偏了,差点挖到旁边人身上去;还有后面人的扁担,捅到前面人的腰眼上的;立时引来叫骂声一片。
一群乌合之众,两位族长,却像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一样,镇定地坐在后方,冷眼看着前面的战斗。
阵地,就是那条水坝,几经易手,已经被破坏得千疮百孔,摇摇欲坠。
日头升到头顶,双方休战,钱氏领着袁家村的后勤队伍,和谢家村的后勤队伍一起,送饭来了。
三方阵地上,比赶集还热闹,妻找夫,妇寻子,一家人双向奔赴。
有家人受伤的,赶紧掏出伤药,绷带,处理伤口,规矩是轻伤不下火线。
有两位伤势重的,一位胳膊上的刀口深可见骨,一位被打断了腿,都要抬回村去,由十五爷救治。
没有受伤的,则欢天喜地,让赶紧吃饭,吃得饱饱的。
周阿公也托钱氏,给舜华带来了午饭:用糥米、腊肉、青菜团成的饭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