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上海滩。</p>
曼妮在附近散了会步。</p>
这几天情报传递突然加速,她已经连续好几天坐在那一动不动的发报,收报,再发报。</p>
还是因为未亡人。</p>
情报里未亡人被提及的数量简直触目惊心。</p>
想起他那高大挺拔的背影,和性感低沉的警告声音,曼妮觉得脚下轻松了许多。</p>
“恩~~~”</p>
还是叫个车吧。</p>
老齐说过,既然自己一直窝在公寓,不社交,就得塑造出自己有钱但不粗俗的形象,免得被人惦记。</p>
“黄包车——”</p>
曼妮上了车,继续在想。</p>
谁说从事抗日工作的女孩子不能谈恋爱?</p>
恩,起码算是暗恋吧?</p>
年后,神秘电台的数量增加到了五台,都是同志们携带各种小部件,零件,一点点在租界拼凑出来的。</p>
虽然电台增多,但关于未亡人的全部情报,还是她单独来发。</p>
她喜欢的早餐店到了,这里的豆浆,很浓,很浓,像是她的思念。</p>
“不用找了。”她心情很好,车夫跑的很快,很稳。</p>
“谢谢小姐。”车夫满是老茧的手颤抖着接过,拿了肩膀的毛巾擦了擦脸上的汗,“小姐,您真善良。愿您跟电影里《祗国稚子》的女主人公一样,获得一份美好的爱情。”</p>
曼妮惊讶,看向那个很明显不舍得花钱去看电影的车夫。对方只是憨憨笑了笑,拉着车子离开,在她旁边又有一个贵妇人下了车,车夫也来了句,“谢谢您夫人,您就像《祗国稚子》的女主人公一样,优雅美丽。”</p>
那个女人一愣,问了下,车夫来了句,“本周末首映,听说特别凄美,特别美丽,特别有气质。”</p>
女人若有所思的走了,“那倒是可以去看看。”</p>
曼妮坐在早餐摊位上,也听见食客在议论。</p>
听说这部电影,是日本电影的翻拍戏,是一家日本人把控的影视公司,重金打造的一部中国化的电影。女主角好像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女明星。</p>
并且这部剧不光是日占区,连租界的各大影院都把海报贴了出去。</p>
两天后的周末第一天上映。</p>
“要不要到时候也去看一看?不知道到时候会不会有时间?”</p>
她只是觉得好巧,她最近发的那么多情报,好像说的最多的时间,也是在周六。</p>
“不知道会不会打扰到我们的计划。”</p>
曼妮虽然负责情报传递,但也只知道时间和规模,具体的细节,都是齐多娣亲自见到了淞沪支队柏队长和新四军来的刘团长,敲定了具体的行动路线,策略,时间,人员。</p>
曼妮遇到的这一幕,今天一整天,在郑开奇大把撒钱和之前各种人脉的沉淀下,全上海这两天,都在讨论这个。</p>
连巡捕跟各地甲,地保,维持会都在聊这件事。几顿饭下去,都又开始往下传。</p>
连那码头上的苦力,都开始传。</p>
渡边大佐在租界定了个包厢,郑开奇如约而至。</p>
两个男人见了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