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请问各层几盏灯?”
三井圣子面色古井无波。手指压在算盘上根本没动,马上就道:“这道题我做过。第七层三盏,依次向下倍增,第一层一百九十二盏。”
这只是个基础测试。
既然过关,郑诛和就开始升级问题。
“第二题。巍巍古寺在山中,不知寺内几多僧。三百六十四只碗,恰合用尽不差争。三人共食一碗饭,四人共尝一碗羹。请问先生能算者,都来寺内几多僧?”
这道题,是算学上的经典问题,本质上是一道一元方程。
但这道题的难点在于,它所设置的一元,对应的有两个前提,饭碗和汤碗,多了一重思考。
三井圣子听了依然面无反应,像个瓷娃娃一般。
她应该是做过,所以噼里啪啦的打起算盘,以飞快的手速开始在算盘上验算。
一分钟后,三井圣子自信的回答:“共有僧人624人。”
两道题都不难,但对于店铺经营者来说,已经很合格了。
旁边的春姬,则已经两眼发晕,她也在学算学,勉强还知道怎么算。
因此,郑诛和也不打算多问,他直接拔高了两个层次,问道:“最后一题,今有公鸡,值五钱;母鸡,值三钱;小鸡,一钱三只。凡一百钱,买公鸡、母鸡、小鸡多少?”
这个问题,可就难了。
鸡兔同笼的升级版。
之前考的都是一元方程,还出自三井圣子学习过的算法统宗,而现在直接飞升到三元不定方程组,从小学难度提高到初中难度。
三井圣子自信的眼神突然有些茫然不知所措,她似乎很努力想咬懂这则难题,但确实猛一下思索,还真不会。
她目前能解开的最难题目,就是以鸡兔同笼为代表的二元方程。突然的难度拔高,让她陷入迷茫。这道题的解法好像就想眼前,但怎么都想不出来。
抓着算盘的素手,微微颤抖。
看得出来,三井圣子很想打人。
春姬却突然拍着胸脯,感觉自信又回来了。
“这道题出自一千五百年前的《张丘建算经》,是这本算经三十八题的压台大题,你若学会,则算学入门矣。”郑诛和倒也没难为这姑娘,还特意指导了一番。
古代算学也有高深的内容,不过能搞懂张丘建算经的三元不定方程,的确是算学入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