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稀粥,中午啃水煮熟肉,晚上吃湖中小鱼,虽然生活依然很艰苦,缺乏各种生活常用的物件,但总算是能活下去了。
第二天,刘贵悄悄的摸上郑诛和家门,求教:“主家,现在总算安顿好了,勉强有个吃食。可是这租税...”
原来,刘贵看大家过得不错,就猜想郑诛和今年要收多少租税,想问问能不能少一点。
“不收,今年全免,明年再定。但只有一样,马上给所有人再次登记造册,会纺织的都挑出来,纺的越好越给赏。”郑诛和当然不会在乎这么一点小钱。但是作为参与过公司管理的人,他还是清楚必须有一个完整的账册,才能将所有人掌控在手中,因此明年开始收税。
这几天,他就在乡下和这些中国人居住在一起,一起吃饭一起起居,还表示谁家的孩子长大了,可以在郑诛和这里读书,把自己的形象牢牢的树立在民众当中。
七月末,看没啥问题,郑诛和才回了家。
又被横姬夫人和春姬一顿埋怨。
八月初一,按制度,天下各大名要入城参拜。
沈昊一大早就让人蹲在郑诛和家门口,把郑诛和单拎出来,和他一起上。
沈昊大大咧咧,满心欢喜的说:“灭倭,我昨夜已经和那边商量好了,今天就在堂中发难,到时候我们也一起声援,一定要拿狗将军知难而退。然后,他们再帮助我们和狗将军谈种子岛开埠。”
郑诛和仍然觉得不妥。
这不是被人当枪使吗?
他反问沈昊:“今上把十万户江南文人从江南迁徙到辽东为傍城户,日夜修城的时候,泥巴内阁也没办法啊。”郑诛和犀利的挑破这层症结。
江南文祸,就在这几年,沈昊听了都心有余悸。
再加上朱启功他们这些天的暗中反对,沈昊不得不若有所思。
“我们进去之后,先观其言听其行,再想要支持谁。”郑诛和补充了一句。
“也只好这样了。”
情知自己在走险路,但还是不撞南墙不回头的沈昊勉强答应。
沈昊和郑诛和一路走,还堵车了。今天正好是日本人集会逛街游玩的日子,日本桥一代堵的要死要活。
等赶到大廊间的时候,便听到幕府和将军已经因为牧野成贞的事吵起来了。
二人坐在门侧靠左的后排位置,偷听着事态的进展。